在李笑来老师的书《七年就是一辈子》说人分为两种:一类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上做的并不好。另一类人做什么事都是为别人做,即便在某件事做的还不错。所以人和人就开始分化,为自己而努力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精英,为别人对付事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庸众。道理很简单,为自己做事,肯定更努力。为别人做事就自然而然地应付了事。
我们把为别人做事的人称为表现型选手,把为自己做事的人称为进取型选手。那些表现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表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些进取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进步过程,更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及其准确性,以便“明天会更好”。后者才可能成为“活在未来”的人。
昨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我还是个表现型选手,总是着急的想证明自己。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我对于文员工作的流程不是很熟悉,所以章姐把她的助理调过来当我的师父,教我文员的流程。昨天下午回来,我就和宝马一起学习如何做表格,小雨师父教我们,因为之前大学的时候没有认真学习,所以现在是在恶补,小雨师父教了几个表格的函数公式,当时宝马学的比我快一点,当我练习的时候,他就取笑我,当时我就拉下了脸,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当你看到同伴都学会了,而你还在原地那感觉不好受。而当宝马看到我表情很差的时候就没有再取笑我,后来当小雨师父走后,我就叫宝马教我。而我能够感觉到自己在这件事的表现型选手的行为,在意自己当前的表现,所以当我感觉我学的没有宝马快的时候,我就感觉很烦躁,陷入自我怀疑。也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当时就在想别人一教就会,而我还是不会,小雨师父会怎么看我,宝马会怎么看我,所以因为在意自己当前的表现和别人的看法,所以当宝马取笑我不会的时候,我的脸一下子就变成包公脸。最后我还是虚心请教了宝马,算是有进取型人格。
现在我要想办法让自己从表现型选手变成进取型选手,因为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是为了获得外部的认可和反馈,比如工资多涨一点,就尽量多做一点,不然就是吃亏了,这就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而进取型选手做事不是为了获得外部的肯定和赞赏,而是为了自己的进步。所以即便是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表现出很笨拙的时候,甚至被外部忽视和鄙视的时候,都能看到自己的收获,体会到进步。
而这两种人格最终表现出来的却是很有趣的,表现型选手,明明是为别人活的人,却真切地感受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进取型选手,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而想要人生持续成长就必须让自己从表现型选手进化成进取型选手。因为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