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周不读书,不知何所云。说来惭愧,这一周读书甚少,所感所想全是只言片语的碎片,写不成文章。既然如此就随随便便给大家说个故事吧。
只要说到运动员,不乏刻板印象,最为不公平的我想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本人是篮球迷,今天就拿这个集体项目聊一下。
科比退役以后,曾经参加过一次采访。采访中透漏了他们在比赛之前都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大家是否觉得无非就是研究录像,研究对手战术等等技术层面的准备呢。当然这些必不可少,可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他们会研究对手队内的合同!这里简单给出背景介绍,NBA职业球员全都是合同制,一般最长5年,短的1年,如果你处于合同的最后一年大家称之为合同年,合同年的表现非常重要,这关乎到你下一份合同的分量。一个职业运动员有多少次机会给自己争取大合同呢,一般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不会超过两次。因为大多数人(除了极少数的两三个天之骄子)都会尽量签长约,运动员的生涯没有几个5年。
背景介绍好了,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研究对手的合同又如何利用呢。科比说,如果这个人正处在合同年,他们就会重点防守,并且会经常使用夹击。你想想一个一门心思想表现自己的人被对手死命压制,心态会有什么变化,他会着急吧,着急了会不会增加失误,会不会经常做出不理智的选择。这还没完,如果重点球员不在合同年呢。那么如果对里有人刚刚签了大合同,就是钱很多的那种。他们就会重点防守并夹击还没有拿到大合同的人,你说这人看着队里面刚刚签了大合同的人相对轻松的拿到好数据,自己被卡的死死的,心态会不会有变化。杀人诛心啊!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件小事,一次听人说起有机会见到前中国乒乓球队国家队队员,就问他,你们平时训练的时候会跟马龙,张继科他们打球吗。他说,当然了,天天一块练球啊。那人接着就问,那你们赢过他们么。这人就说,能赢,而且经常赢。大家训练里的水平差距没有在大赛中看着么那么大,为啥他们大赛都能赢,主要的就是心态。
这再次说明了什么呢,想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一小部分人,靠把这个单一的维度做好是不够的。维度之间是乘法关系,如果能加上另外一个维度来,你的优势将不是以单一维度竞争可以比拟。再次老生常谈的提起乔老爷子的iPhone,把当年书法学习中熙来的美学与科技结合,才有了不一样维度的优势。想象一下,就好像我们以我们三维的视角,去观察二维的图像,一目了然。反过来二维图像应该很难理解我们三维的世界。试想如果相差的维度更多呢。
就我们写作来说,除了大家熟知的笑来老师的例子。我自己订阅了一个篮球公众号,是杨毅写的。几乎文章发出来30分钟内阅读量就可以到十万+。一开始我也没有细想,就是觉得挺喜欢看他的文章,每次出来就立刻想看。我有一次在开车途中,甚至有停下车来看完再走的冲动。如果稍微了解一点竞技体育的人都能理解,一般你会关注自己喜欢的球队或者相关对手的信息。我一开始也是这样,可是在他这,慢慢的无论他文章内容是什么我都一定仔细阅读,很多时候他甚至会写大家不怎么关注的边缘人物,阅读量一点不受影响。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光只是评论篮球,他还琢磨球员的心里,他描述事情背后大家的心里变化。还不止如此,他分析了他自己受众的人群,大多为在校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他还把运动员的经历结合职场来写,所以才会写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因为球星大多有着上天入地的天赋,非我们常人可比,但是那些在NBA边缘的小人物却常常对我们普通人有所启示。当然一个公众号的成功远不止这些,但如此三个维度相辅相成,我想是我这么喜欢他的原因。
此时当我再次回想起查理·芒格一生自己总结并使用的九十几个思维模型,想起他说做投资要先学好心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科学,不禁觉得牛人确实有些相同的轨迹,类似的思维方式,愿我们沿着这些轨迹认真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