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
习惯是怎么改变的呢?
可惜,并没有一套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而只能被代替。当使用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时,习惯最具可塑性:如果我们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但这还不够,为了保持这个习惯,人们还得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而大多数时候,只有在团体的助力下,才能形成信仰。
如果你想戒烟,就应培养一种新的惯常行为,使它提供满足香烟在人身上产生的渴求感。然后,找一个可以提供帮助的团体,比如说一群戒烟的人,或者有助于你相信自己能远离尼古丁的团体。当你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就去寻求他们的帮助。
如果你想减肥,就应了解自己的习惯,看看为什么每天休息时,自己都会离开办公桌去吃点心?然后,每到休息时,就找朋友去散步,或到他们办公桌那里闲聊,而不是去咖啡厅,或者加入一个跟踪减肥过程的小组,还可以找一个跟你一样,想在手边放一些苹果而不是薯片的伙伴。
事实一目了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
【I】请自行完成
习惯不能消除,只能被替代
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是,保持一样的暗示和奖赏,就能植入一种新的习惯行为,要保持这个习惯,你得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最好有一个团体,在团体的协助下形成信仰
例如,你要减肥,就要管住,迈开腿,你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管住嘴,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旧习惯,习惯吃零食,油炸食品,那就找水果代替,习惯在某个时间段吃零食,那就在这个时间段找点别的事情做,比如和同事朋友出去散步
另外,你要借助群体的力量,互相监督,鼓励,现在微信上诸如减肥打卡群,社团跑步群,是很多的,就近参加,在线上积极参与打卡,互相实现监督和鼓励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被一种新的习惯模式所替代,而这种新的模式需要你去践行,培养,讲了上面的黄金法则,思路是不是清晰多了呢
【A1】你希望改掉什么习惯呢?这个旧习惯给你带来怎样的奖赏?
我想改掉早上赖床的毛病,这个旧习惯让我很舒服,但也带来了麻烦,我有时候我会急急忙忙来不及化妆就出门了,有时候顾不上吃饭
【A2】有什么新的更好的习惯可以提供相同的奖赏吗?有什么办法能接触到能一起努力改变的小伙伴吗?
我准备早上早起去跑步,跑步虽累,但是它让我一上午精神都很好,还让我心肺功能增强了,小腹变小了。我在keep上定制了一个30天逐步达成跑步3公里的计划,那个计划很人性话,刚开始的训练是从计时但不计速的跑走结合开始的,还有跑前和跑后拉伸,配合力量训练,循序渐进。我所在的社区有一个微信跑团,里面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还有健身爱好者,也有像我这样的初级者,群里有线上打卡的群规,规定每月至少打卡多少次,群里还会定期举办跑捐活动,比如上周末举行的用跑步公里数兑换鸡蛋,捐给敬老院的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