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成家立业,家兴业旺。
意味着“成家、立业”是人生的两大要事;并且“先成家再立业”的才是人生的顺位序列。而如今,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晚婚、不想结婚,对“婚姻”心生无感或心生畏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走到了这一步?“婚姻大事”已经不再成为一部分人的“重要使命”;换言之,婚姻不是人生追求的最重要部分了。
1
结婚不能让我感到愉悦和幸福,我为什么要结婚?
我想这是很多不想结婚或“不婚主义者”的心声,也是根源于人性发展最本质的改变。自人类社会飞速发展至今,物质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将带来精神和人性发展的高度自由和独立,也就是个人独立性的增长。简而言之,传统的思想观念早已无法束缚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于是,那些所谓的“三十而立”、“传宗接代”、“早婚早育”等等观念再也影响不了当代人对于人生的全部选择。
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很坦然地认为人生里有很多事情远比婚姻重要:比如追求自己的梦想;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环游世界;帮助有困难的人,甚至独处......并非大家对于婚姻不渴望,而是相较于婚姻,其他事情更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和满足是长远而毫无风险的,出于本能宁可放弃婚姻,而选择让自己更为舒适的生活状态,不在乎世俗的看法。
而诸多事实也证明了,很多优秀的成功人士都是不婚主义者,他们依然能把人生过得风声水起,有滋有味,比起一些“鸡飞狗跳”的婚姻生活真是高下立判。
2
结婚的成本那么高,与其把所有时间和心力花费在结婚这件事情上,不如找寻更多可轻易达到却容易产生效应的选择上。
曾经在我们看来,结婚就是俩个适龄人觉得彼此相许或对方适合结婚就结合了,形式并不重要。我们普通家庭的祖辈、父辈更是简简单单的一屋、一床、一被子就能过了一辈子。
可是如今,这样近似于“裸婚”的形式还有多少?
且不说结婚,谈恋爱时期双方就已经在考量是否利于自己:对方的外形、家境、事业和能力能否可以相互借力,发展自己的未来。这不是功利,却已成为当今婚恋现状的普遍现实。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攀比心理必然激增,在这样急进浮躁的现状下,成就一段婚姻无疑需要巨大的成本。
现今,谈及婚嫁,房子、车子、票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区别只在于这些东西的多与少,大与小的问题。同时,还伴随着双方家庭连带的福利或负担;社会关系的宽度和深度;对方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未知潜力等等。这些考量下来,一段恋爱关系才能顺利走向婚姻关系,而这样多方考虑、综合平衡下来的婚姻还未必能够一劳永逸,善始善终。倘若没有到达“投资回收期”就不幸遭遇背叛或意外事件导致婚姻中断,仔细计算下来,投入婚姻的“成本”可谓远大于收益,简直就是得不偿失了。
于是,理智清醒的现代人对于婚姻会格外慎重:有钱人会清楚计算婚姻的“投资回报率”;而穷人则碍于现实根本无力承担结婚的经济责任。
那么既然结婚的成本和风险如此之大,为何一定要选择这样的人生主题呢?于是,很多人就会开始排斥婚姻,追求更为自由、轻松并且立竿见影的生活方式,其实真的无可厚非。
3
“要找到一个值得善终的人去进行一场可以善终的婚姻”的几率实在太渺茫,索性放弃婚姻。
我们常常说结婚就是找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去进行两个人的生活,在这样长达数十年的生活里互惠互利,携手到老。可是,现在的婚姻即便相爱时再轰轰烈烈,分开时也会狗血淋淋!
或许是时代在改变,或许是我们受教育的程度日益提高,更或许是我们的思想更自由,从前那些“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了孩子”等等可以囚禁我们在婚姻“牢笼”里的理由都那么苍白无力。
因为我们,只想活成自己,为自己而活。
越来越自我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行为让我们每个不愿意为婚姻迁就、改变和牺牲的人逐渐地畏惧婚姻,远离婚姻。而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我们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和自己善始善终,忠诚于彼此又忠诚于婚姻的人将会多么困难;找到这样的人又彼此相爱的几率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与其像买彩票搏中奖几率似的选择婚姻,很多人果断选择其他生活的重心:比如一直单身;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异性伴侣;只恋爱不结婚等等。
这些形式看起来很自私不负责任,却也是当下社会保全自己的一种特殊方式。如果双方在确立关系之前彼此了解并约定好,一直不婚也未尝不是一种和谐合理的关系。
最后,只想说:人生那么长,选择怎样的形式去走完所有的路终究归于个人,前提是利己不害人。年轻时不轻率;年老时不追悔;忠于内心,无问西东——这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