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会把运动和身体联系起来,认为运动是针对身体以及身体健康。因此,往往会在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去考虑运动的事情。比如需要减肥了,想起运动消耗热量来减重;比如体弱多病了,想通过运动来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当然,也有把运动当作乐趣本身的,比如喜欢足球、游泳、羽毛球等等,对于这些来说,健身成为附加的好处。
之前,我也是带着如上的观念。觉得平时身体挺好的,不需要运动,再说对于那些竞技类的运动,本身也没有什么兴趣。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太狭隘了。通过这一年半来的健身的体会,还有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刻体会到:运动,应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仅对身体产生影响,更能对大脑、进而是思维、性格、精神等产生作用,从而塑造一个人。
但是很多人,虽然也知道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但是没有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对于运动,根本缺乏动力去启动它。总是被说成“心血来潮”,或者“三分钟热度”后,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要坚持运动健身,首先需要去找到动力。怎么找动力呢,就需要知道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你希望通过运动达到什么?或者你希望能够达到的,是不是可以通过运动健身来达成。
因此,每个想要开始运动的人,最好先问问,我为什么要开始运动呢?因为周围朋友都在运动?因为觉得很时尚?还是其他什么?要找到持续的动力,需要把目标明确下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更好的达成,否则,走偏差后,就会对运动产生误解,最终失去兴趣。
那么,运动可以有哪些好处呢?
就身体来说,它可以帮你“塑形“,让你身材挺拔,肌肉富有线条,显得健康有活力,成为一个好的”衣服架子“;它可以”减肥“,让你减去苦恼人的体重,变的轻盈健康;它可以”增肌“,让你变成肌肉男,充满力量。或者它可以让你变的”柔韧且平衡“,像舞蹈、瑜伽人士那样;也可以让你”有力“,或者”速度快“等等。
它还能锻炼你的心肺,让你气色好、变得”年轻“。
前面提到过,除了身体之外,也能在思维、精神层面产生作用,比如让你变得”更有专注力“,让你的生活“有意义“,让你保有积极的”心态“,让你的一天充满”能量“等等。
以我为例,我为自己的运动选择了这些目标:塑形、柔韧、力量、心肺。
以前老被家人说驼背、弓腰,裤子来松垮(因为腰圆的原因)。所以塑形是首要改变的。选择了塑形目标后,就要找到能够塑形的健身方式,按照”课程“跟着联系。
从形体方面来说,我现在完全变了一个人,背挺直,收腹挺胸,整个人挺拔,说来可能不信,身高加了2公分。一直以为自己是174,更多时候是173.5。健身后,现在平时测量都是175.5。增加的原因,是通过健身,拉伸了脊柱,因为挺拔,所以增加了1-2公分。
柔韧方面,我是通过简易的瑜伽来锻炼。以前下腰,手指是够不着地面的。现在,可以整个手掌放在地面上。坐姿前屈能够达到将近30公分,达到优秀,也就是足够柔韧。柔韧性增强后,感觉整个人有“弹性”,酸痛、扭伤等等基本没有出现。
通过无氧器具健身来达到力量,直观的来说,其实是增肌。我把增肌又分成“胸、肩、背、核心、腿臀”,五天轮巡锻炼。胸肌增加,有了翘臀,腹肌隐约六块等等。和以往文弱的样子有了很大改观,现在看去,就是个有健身的人的模样。
心肺是通过跑步这个有氧运动达成。跑步也有很多种,短跑、中长跑、长跑、马拉松等等。对于心肺的提升,减脂有效度来说,一个小时左右,心率区间在60-70%的跑步最为合适。对我来说,差不多是7-8公里的长度。
有了目标,选择了合适的运动方式后,日积月累的运动后,会出现让你惊讶的正向反馈,产生愉悦、自我控制等良好的心态,驱动继续运动,形成正向循环。
相反,如果没有目标,自然不会有合适的运动方式,空凭一腔热血,往往难以坚持下去。
我认识的以为女生,因为玩的好的朋友加入了一个跑步群,要求每周10KM打开。她也饶有兴趣的加入该群,从上个月开始跑步,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有快两个星期没跑了。似乎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跑步,身体更没有形成下意识的需求的习惯。
我跟她建议说,习惯养成不是靠外界的约束,而是要靠内在的自我驱动。首先,要明确跑步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她来说,总觉得自己胖(其实我觉得还好),那我说就是减脂。要有效减脂的话,就要看看什么样的跑步方式适合。
她平时跑5公里左右,速度在6分钟/公里。她自己说这个速度下,没怎么流汗,心跳也正常。显然,没有在心率区间60-70%的有效锻炼方式里。这样跑下来,是难有减脂成效的。一段时间下来,没看到效果,自然没有了信心,失去了动力。
除了利用目标确定运动方式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尽可能在固定的时间去做同一项运动,久而久之,身体就会习惯,在时间点到来时候,潜意识会启动去运动的需求。比如我,安排每天早上瑜伽,周末跑步。现在不用很苦恼的做所为思想斗争,早上时间到了,就浮现出“要去做瑜伽”的意愿和行为来。
这种意愿的潜意识产生,其实有个前提,就是你的运动让你产生愉悦、舒服的感觉。如果运动让你痛苦的话,那身体会有抵触的。从这个很自然的推演出来说,开始运动后,不要着急于目标的达成,要循序渐进,让身体处在既有进步,又不太劳累的状态,身体会得到心理上的奖赏,因此会产生下一步”奖赏“的需求,推动运动的持续。
小结下,要产生持续的运动习惯,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其次,根据这个目标,找到合适的运动方式(项目);其三,要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运动,培养身体的习惯;其四,要循序渐进,稍微有点点进步的压力,但又要达到舒服、愉悦的状态。
按照以上四条来进行,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让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