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写作者应该具备哪3种能力?

近年来,AI的强势来临,使一些行业备受冲击。

其中,AI写作工具的推广应用,让以码字为生的写作者焦虑不已。

点开软件,输入主题,短短2分钟,文章就生成了!

于是一些写作者担忧,AI会抢走他们的饭碗。

真的吗?

修炼好3种能力,坦然面对AI冲击。

1. 共情力

何为共情?

百度百科给出解释: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AI无法真正理解或体验情感,其表现出的“共情”更多是通过对语言、语气和长期记忆的模拟。

相反,人类天生具备共情能力,会将情感投射给他人,比如对困难者施以援手,正是共情力的体现。

共情力有多重要,写作者最有发言权。

一篇文章想被认可,创作者需要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

写作之前,他们会想:“这篇文章能为读者创造什么价值?是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还是解决了一个老问题?”

只有经常这样去想,你才会避免自嗨式写作,写出有温度的内容。

进而,实现写作使命:创造并传递价值给读者,然后获得我们想要的回报。

2. 思考力

写作离不开思考。

未经思考的文字,如同一潭死水,了无生气,比如“流水账”文章。

所谓“流水账”文章,就是将生活简单复述一遍,既没有深度,又缺乏灵魂,要不得。

无思考,不写作。

如何做呢?

提问,就是激发灵感的好方法。

当你面对空白的文档,不知从何下笔时,不妨问问自己:

“我对什么事情感兴趣?”“最近发生了哪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事?”“社会上有哪些热门话题值得探讨?”

通过不断提问,从不同角度审视事物,你会发现被忽视的细节,为写作注入新鲜血液。

这正是AI不具备的能力。

3. 想象力

知乎上,有人提问:“AI会代替人们的想象力吗?”

一个高赞回答:“目前来看,AI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想象力。”

为什么?

本质上讲,AI只是一个工具,虽能快速提取数据,但不等于拥有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它是人脑中一种强大的功能,属于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常来说,小说家最具想象力。

想象力不仅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有了文笔和积累是不够的,如何立意,如何组织语言,如何选材,如何塑造人物,如何去描写人物活动的环境,或者幻想小说中如何去架构一个虚幻的世界,这一切,都离不开想象力的调动。

人们常说,这人想象力太丰富了,怎么不去写小说?就是这个道理。

你觉得呢?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天热码字不易,别忘点赞、收藏和转发哦!


关注飞哥写作,让写作更有料

飞哥写作--写作的加油站,读者的俱乐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