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芩,家里的乖乖女,弟弟的好姐姐。王芩比弟弟大个七八岁,但这生理上七八岁的差距,在心理上就成了一代人的差距。
姐姐,好学;弟弟,好玩。姐姐上高一的年纪,弟弟上一年级。姐姐成功考上了康市里的重点中学,在省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高中。他们镇子六百多个学生,只有十几个考上去,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了。而弟弟年少不懂事,偷用家里的银行卡,买了几个好皮肤,花了一千多。成了游戏里的"王者"没多久,东窗事发,被下了手机,与王者无缘,留下无语的一家人。那时候王芩已经高二了。
话说王芩到了高中,才发现自己的"卑微"。一直班里前三的她,上了高中只能排十几。而到了期末考试,手一抖,就成三十多名了。五十八个人里,这就算是倒数了。很不甘心,再就是去努力,这是王芩高一的常态。
文理分科的时候,王芩选择了理科。王芩不是个纠结的人,但选择文理的时候还确实纠结了几天。王芩没有学物理的脑子,但对生物却又有一种莫名的喜欢;因为喜欢外面的世界,喜欢地理,但又对历史感到头大。至于政治和化学,到没有什么特别感觉。
到了新的班级,王芩有点羡慕某些男生,他们是理化生的王者,政史地的青铜,义无反顾的投身理科,在自己的世界里混的风生水起。而自己,在物理的泥沼里苦苦挣扎,却越陷越深,也幸好有英语,语文的搭救,不至于窒息而死,但时不时被数学狠狠践踏,也是很无奈。
多少次,夜深人静的夜里,王芩后悔自己没有做一个文艺的文科生,但只有一个长长的叹息,就像一个嘲讽。
后来,要学业水平考试了,开始学习文科。多少次,夜深人静的夜里,王芩庆幸自己做了一个率真的理科生,但只有一个长长的叹息,来自她的文科舍友。
互帮互助是康市康中的一贯传统,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在宿舍分配上。文理混住是常事,为了学业水平考试,为了时时刻刻在学习,时时刻刻能学习,所以王芩经常和舍友互讲文理,互相感叹。
日子过的很快,王芩的日子也很充实。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日子虽然枯燥,但每天依旧有很多乐趣。到了王芩最喜欢的周末,可以逛逛街,痛痛快快的洗个澡,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这是最大的满足。
不久,高三来了。王芩已然痴迷学习无法自拔,甚至物理那个负心汉,也开始偶然疼爱她了,而和数学,成了井水不犯河水之"友",再也不用受数学的欺负了。
高三仿佛只是一瞬间,王芩的记忆里也只剩下了那一个个夜里刷题的自己。别人的高三可能更精彩,他们将时间给了彼此的他,给了网吧的电脑,换来一条条暧昧的短信,一张张吃鸡的截图。是啊,很精彩,但王芩却不再羡慕。
她,喜欢那个拼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