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享是自己课程后的一些简单思考,因为段落书写,所以不一定清晰,若有兴趣欢迎留言探讨交流,谢谢!
课后随笔1:
王传福的做法看起来好像在逆势而行,和黄帝内经中谈的顺应潮流、天时是不一样的,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顺应潮流、天时,根据黄帝内经所说是依据天气四季变化,看气的改变,包括组成形式、运转规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王传福的案例:在商业中的势我认为是顾客的真实需求(表面、潜在)以及国家发展方向。
逆势只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看,都不去从事技术生产,只是代工角度解读。但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自主研发的问题是需要突破的;所以王传福做的恰恰是顺势的事情。
只是他突破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
课后随笔2:
黄帝内经原文——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黄帝问:那么怎么样才能使阴阳得以调和呢?
岐伯回答:能够知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做到阴阳调和。不能借用七损八益,就会早早衰弱。就一般人来说,年到四十,阴气已经减了一半,起居动作就渐渐衰退了;到了五十岁,就身体笨重、耳不聪、目不明了;到了六十岁,阴气萎弱,肾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流鼻涕,淌眼泪就都出现了。
课后随笔3:
如何才能让自己持续元气满满呢?
黄帝内经角度看是要气一元论下的阴阳平衡,所以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我们需要协调身体和精神两方面,体现在如下几点:
1)人和外界:我们要按照四季规律早睡早起、少食多餐、调整生活规律;
2)把握工作、休息、学习节奏;工作长度、休息时间;脑力、体力协调;久坐、运动;
3)中医理论上看要补什么;
4)心情调节:静坐、冥想、做事,想问题;
当我们遇到问题,能够真正有勇气面对和突破才会更加有精力,而在这个背后要时刻给自己踩刹车,调整自己的欲望和保持平和心态。但人如果一直无压力,状态往往不会好;而若冲的太快也会失去自我,更不会有好状态;
课后随笔4:
黄帝内经原文——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所以说,懂的人就会强健,不懂的人就会衰老。同样都活在世上,结果却不相同。聪明的人洞察一般规律;愚蠢的人却看到的仅仅是个体现象。愚蠢的人常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轻体壮。即使身体本已衰老,也可以焕发青春;本来就强壮的人会更强壮了。所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以恬静为快乐,在清虚的环境寻求最大的幸福,因此,他的寿命就无穷尽,与天地同寿。这就是圣人的养生方法。
课后随笔5:
你有没有靠勇气才能“理解和接受”的经历?
我认为靠勇气接受的经历应该是自己一直在逃避或不想面对感觉,甚至是处于怨恨状态,没有能力面对的。说到这里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我的父亲,因为小时候原生家庭的影响(包括很多事情),导致自己工作中遇到类似的人就会大脑空白,完全处于当机状态,以前以为走出来了,其实根本没有。
在这两天学习感恩,感谢信,我也想如何去调整,面对父亲,但发现自己很难做到。小乐老师后来的解答给了我很大的宽慰,有些事情可能着急也没有用,不能强扭着自己面对,有时候交给时间吧,可能是因为自己还未真正能够理解,并且没有勇气去面对吧。
课后随笔6:
黄帝内经原文——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辱右强也。
天气在西北方是不充分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右边的耳目也就不如左边的耳聪目明。地气在东南方是不充盈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
课后随笔7:
这个时代最大的危险,其实是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方向、宗旨、目标同个人教育方案的不清晰、不稳定、物欲横流、功利主义横行。
看到这段话触动特别大,我之前做教育的,去年6月份离职后,去再找过几个学校,发现很多学校的校长对于学校的办学宗旨、教学目标等等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迎合家长需要考高分、升名校,从教育开始的短视会一直影响人们的发展,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产物。
所以复盘自己看,就发现自己的人生也是飘忽不定,没有自信,经常变来变去,价值观的徘徊和内心的不安定、欲望的贪婪是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考虑,可能自己的成长会更有针对性。
课后随笔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就是中国文化,孟子说,国家、个人、社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才能使国家民族兴盛健康起来,如果大家放松了,只向钱看,光搞享受,结果就很可怕。
课后随笔9:
说说你认为孩子的教育方向应该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做教育的过程中就在不断思考和找寻,我认为其实就是让孩子真正找到自己,能够有自我的融入社会,充满自信,做事能够把握分寸,不被外在所影响。
但想做到这个其实需要我们先找到自己,否则很难把孩子培养好。现在教育出来的两种情况往往是:
1)被外在束缚——因为外界的表扬或批评而作出改变;
2)类似叛逆期,不管对错,故意反着来;
课后随笔10:
黄帝内经原文——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黄帝问到: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东方属阳,阳气是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虚弱。就会出现耳聪目明,手足却有不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是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旺盛了,上部必然就会虚弱。就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灵活有力。所以同样是感受了外邪,如果在上部,那么身体右侧就较重,如果在下部,那么身体左侧就比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不能不有所偏盛,而在人身也有阴阳左右的不足,身体哪里虚弱了,邪气就会趁虚停滞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