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更多人因心理学而受益”,字面上我的理解:心理学进入千家万户,心理学进入民众的生活工作中,因心理学,提升人生宽度和广度,提升人生价值,提升人们幸福感、满意感!
现实生活中,因夫妻关系不和搞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离婚甚至轻生;因亲子关系处理不好,父女母子成为仇人甚至跳楼;因青少年时期心理问题轻则逃学、网瘾,重则走上犯罪道路;因个人心理问题导致亲戚同事关系处理不好,被边缘化。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心理学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民众对心理知识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为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我们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安装门禁系统,门禁的使用引起了一些医患冲突。其中有一件事情是这样的:病区实行门禁管理,患者禁止探视,每位患者最多固定一名陪护,每位陪护可以领取一张门禁卡,并设有专用通道,固定时段(早6时至7是30分 午11时至13时 晚17时至20时)刷卡出入。执行第一天,一名陪护(60多岁),在病区大声嚷嚷:“我是来住院的,不是来住监牢的……”他的不理解不配合给病区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咱姑且不评价他的对与错,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是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居住农村,小学或初中文化,关注点主要是自己那点事,看待问题从“小我”出发,没“大我”概念;二是从自我心理角度分析,亲人住院,担忧预后,加上经济负担,易产生焦虑,焦虑会导致应对压力的阈值降低,实行门禁管理出入不便,产生新的压力,从而引起愤怒;三是从生活习惯角度分析,久居农村,地广人稀,行动不受限,空气清新,住院后病房人多,加上限制出入,给生活带来一定困难,引起情绪上的变化。陪护本身没有错,错在于心理上认知不足,心理上的不安全。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逐步完善,民众心理建设需逐步加强,我愿做一名心理学的传播者,让更多人因心理学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