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春秋可以明大义,深读战国可以增智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代猛将蒙恬专职做包工头的故事。蒙恬家中三代为将,曾经为秦始皇嬴政大破齐国,还曾率军北击匈奴,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而就是这样一个横刀立马阻匈奴的猛将,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监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
一提到秦国的历史,大家应该都记得:变法强国的商鞅、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史诗大将白起、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延绵不绝的秦长城,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记起蒙恬这个人来,那么蒙恬又是谁呢?
蒙恬姬姓蒙氏,是秦朝中后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出身于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蒙恬从小就胸怀大志,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蒙恬因其家世得为秦将。在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蒙恬因为破齐有功被秦始皇嬴政拜为内史,内史就是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地位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吧,此时他才38岁,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但是你以为他的仕途生涯走到头了吗?没有!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公元前318年,匈奴这个名字就已经频繁地出现在史书上了。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国忙于兼并东方各诸侯国,疏于对北方地区游牧民族的管理,给了北方匈奴南下的可趁之机。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北方匈奴已经将他们的地盘扩张到了我们的河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黄河“几”字形部分,并且还有继续往南继续侵袭的趋势。因此驱逐匈奴、收复河套对秦始皇嬴政来说成了燃眉之急,更是势在必行。然而,此时秦国名将白起、王翦、蒙骜、蒙武等人都已经去世了,剩下的一些几乎都是战场新手,他们的战争经验并不丰富,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那么,秦始皇嬴政到底应该派谁去攻打匈奴呢?
“头疼啊!如今匈奴猖狂犯我中原,有哪位爱卿能为寡人威慑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呢?”
“皇上,蒙恬将军虽然没有太多实战经历,但是他出身武将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又曾经在攻打齐国这场战争中为您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臣以为率军北击匈奴收复失地这件事情非他莫属!”
经过几番考虑和多方准备,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以蒙恬为帅,命他带领秦国30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不负众望,在第一次与匈奴交战之时,便把匈奴打到了黄河以北的地方。到了公元前214年的春天,蒙恬率领30万大秦铁骑和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很快匈奴人就被蒙恬率军彻底打败,并迅速向北逃窜,从此不敢轻易向南进犯。所以才有后世的评价:“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意思是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足可见蒙恬北击匈奴的厉害之处!
北击匈奴胜利之后,秦朝数十万大军面临无战可打的尴尬境地。秦始皇内心惶恐不安: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些人要是揭竿而起,反过来推翻我,自己做皇帝可怎么办?秦始皇灵机一动,他想:蒙恬只是击退匈奴而并未尽灭,北方匈奴始终都是大秦帝国背后的隐患,必须防患于未然!于是秦始皇嬴政便命令蒙恬率军在北方修筑了一项震惊后世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以此来阻挡匈奴南下!
就这样,骁勇善战的猛将蒙恬摇身一变成为了修筑长城的一名监工。蒙恬心态倒是挺好:监工就监工吧,总归都是皇帝陛下委派的任务,而且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人修筑过长城了,我也不是第一个,没什么好委屈的。况且事实证明,长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匈奴南下的步伐,能够保障边防和国家的安全。蒙恬深刻明白修筑长城的意义,皇帝陛下能把这样重要的任务托付给我,说明他非常信任和倚仗我!所以无论前路有多么艰辛,我都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好,这样,我才能不辜负皇帝陛下对我的信任。如果能在有生之年把这件大事完成,那么我这一辈子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都说隔行如隔山。一代名将蒙恬变身为包工头,这事业要怎么才能够做得漂亮,并且令世人刮目相看呢?在其位谋其职,作为长城的监工蒙恬尽职尽责。他开始像一名真正的监工一样思考:修筑长城,都需要一些什么呢?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人力,皇帝陛下已经统一六国,工匠来源充足,只需要下令征召就可以了;至于物力和财力,陛下他也会倾尽国力来提供的。
那么长城应该怎么修呢?在考察原有长城以及周围地形之后,蒙恬决定分阶段修筑长城。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维修和连接秦赵燕等战国长城;第二阶段是修筑从陇西、临洮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然后把原有的燕赵秦旧长城与新长城连为一体,形成崭新的秦长城!
这一壮举在当时乃至后世,毫无疑问都是开天辟地的!不得不说“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在战场上,蒙恬是号令三军的主帅,能打胜仗!战场下,蒙恬又是修筑工事的监工,能筑长城!
所谓能者多劳,除了监修万里长城,蒙恬同时也还是九州直道的监工。
“蒙恬,寡人如今要巡游天下,奈何道路不通,行走不方便。朕派你去九原郡修一条到甘泉的直道你愿意吗?”
“臣自当尽力完成!”
于是,蒙恬集合兵将自九原郡到甘泉,也就是从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出发到陕西淳化修建直道。几经考察地形山脉走向之后,蒙恬大刀阔斧地开始截断山脉填塞深谷。据史书记载,直道工程自秦始皇35年启动修建到37年,运载秦始皇尸体的车队就能从直道抵达咸阳,而全程筑做大约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有道为旧的说法,但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当时足可见大秦帝国超常的行政效率,以及监工者蒙恬的执行力之强悍。
一代猛将的两次监工无疑都是成功的,都是当之无无愧的英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英雄,最后却被人陷害,只落得了一个赐死的结局!史书记载,秦二世胡亥赐死蒙恬,蒙氏家族自此衰败。天下各路英雄纷纷起义,秦朝很快走向了灭亡。当年威慑天下,击退北方匈奴的大秦铁骑在万里长城下也失去了它曾经的荣光,长埋于时间的大河里。
忠信是蒙恬的做人准则。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时,秦始皇嬴政十分信任,对他寄予厚望。后来被赵高等人陷害,蒙恬说: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辱没先人的教诲,不忘记先主的恩情!
因此,历史上蒙恬被誉为忠信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