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是无用之学,李娟和胡安焉如是说

这段时间密集阅读了新疆作家李娟的散文和胡安焉的一些文字,对于作家这一职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李娟的文字非常有灵气,很难想象我们普通人如果生活在她那样的境遇里内心会生出多少怨怼和哀伤,但是她的一支笔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能够从贫瘠、艰苦又寂寞的生活中幻化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让人彻底爱上这该死的生活。李娟是天生的作家。

胡安焉则是另外一个类型。他说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在工作和写作之间切换,工作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他就逃向写作,写作中遇到了困难他就逃向工作。这个无比坦诚的表达让我们可以更好窥视他的写作和他生存的环境。工作异常艰辛,他找不到除了赚钱以外的任何意义,很多时候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安放自己的灵魂所以他要写作。

我看到胡安焉写自己刚开始写作那会儿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卡夫卡、塞林格、海明威、托福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经典作品他一一研读。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尤其对一个生存没有保障的中年人来说十分难得。

坦白说来,尽管我无比渴望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我没有耐心去阅读这些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因为在我浅薄的意识里生存和赚钱优于文学。或许正因为如此,我对于写作缺乏基本的诚意,无法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胡安焉的真诚、严肃、认真、耐心和毅力加上他极为丰富的工人经历已经带给他很大的回报,《我在北京送快递》一书的畅销对于他意义重大,无论是奠定写作基础还是改善生活方面都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极其伟大,不仅可以拯救人的灵魂还可以让人收获名利。而我们这些畏惧文学、功利无比的人儿得到了什么呢?除了焦虑还是焦虑,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国庆节前后我花了很多时间阅读李娟的散文,这才知道原来北疆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条件如此艰苦,和他们相比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那点艰难困苦其实算不上什么,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

可是国庆节回到老家,我看到村里的小伙子开车百万豪车回村,而自己开着一辆破旧的小车回村,内心的失落、对财富的渴望,对残酷现实的怨怼依然如旧,李娟作品带给我的那点儿启示和感化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最初看到胡安焉的那篇《换19份工作,然后保全自己》时,我的内心收到了极大的震撼。我简直无法想象在现代社会一个出生于广州中产家庭的男孩儿居然会如此质朴、如此遵守规则、如此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如此安于贫困。

于是我密集追踪他的更多文字,一口气读完了《我在北京送快递》后又在网上搜寻他的写作经历,对于他有了更多了解。

文学不是无用之学,对于足够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这份热爱和长久的坚持一定会带来足够的回报。这是胡安焉和李娟教会我的事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