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功利的,尤其是现在的人,做什么事情之前先问这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处或者说好处。有用便趋之若鹜,无用便弃如敝履。所以,一谈到读经典之类,许多人便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为这些东西看起来没用。殊不知,经典的“用”属于庄子所说“无用之用”,是“大用”。
我们知道经典教我们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所以她不是一门手艺或技术,而是一种修养或者说素质。作为经典,她是智慧的发露,灵光遍洒在任一角落,所以,有一两句读懂,有所会心,便可受用终身,便可提升人生的境界。
事实上,经典的作用还不仅仅在于“无用之用”,她也有有用之用。
在企业的时候,我曾经客串过招聘培训方面的工作,为时不短的客串过程中,对人才的标准有了一点体会。简而言之,人才之所以为人才,需要具备如下几方面:
1. 元认知能力。这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是关于知识的知识,这种能力会决定人学习能力的强弱。
2. 思维跳跃能力。它要求逻辑自然,跳跃适度,这样讲话做事时可以更容易被别人理解。
3. 好奇心。它是元认知能力的延伸,代表者人对待新知识的态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 简练表达能力。它代表用简单语言解释归纳问题的能力。具备这几方面能力的人,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接受力会比较强,工作上手很快,同时发展也会很好。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之一在于她的永恒价值和普世价值。而这种永恒或者说是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性规律的深刻认知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是事物发展的路径和基础。比如,从古至今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的管理活动无一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所以,就某种程度而言,人性规律就是我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元理论”或者说“元知识”,而经典正是这些“元理论”或“元知识”的载体。所谓的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这些“元理论”有认知的话,那么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便可以事半功倍。
经典的东西传承久远,经历了一代代人的玩索,内在逻辑合理,用语精当,是思维的范式。对于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可以在无形中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对社会制度和国家等的认知仍旧在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所建立的理论构架和概念逻辑中进行阐释和解读。
古人讲“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读经典不是一种炫耀,读经典的目光要着眼于未来,我们要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怀疑精神。一种东西即使是正确的,也只有经过自己的质疑后,你才能真正懂它理解它,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它才能真正为你所用,你才会对新事物新知识形成自己的判断自己的选择。
经典的东西都很简练,《老子》五千言,卢梭《社会契约论》也不是洋洋大著,《独立宣言》对民主自由的阐述也没有洋洋洒洒,经典以其凝练的笔法阐述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阅读经典,会不自觉地被经典熏陶,使自己的说话表达都精炼而传神。有时候在阅读是发现有些东西翻译反而不如不翻译,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过来便是“整天在你身边说好话,献殷勤,赔笑脸的家伙一般都不是好东西”,一翻译感觉就没有了那种韵味。
阅读经典,提升自我。感悟经典,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