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27岁的雷海正随着闹钟的声响开始一天的生活。此时,渭南已入深冬,但寒冷的天气并不能成为一个人虚度青春的借口。虽然从家到公司的这条路他已经走了4年,道路两旁的叶子,从发出新芽到随风飘落,正年复一年地经历着周而复始的过程,而他也正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人生的长度。
和多数人一样,雷海大学毕业后也经历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从西安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在陕建六建集团工作了两年,之后便回到家乡渭南发展,如今就职于陕西宏业实业有限公司,担任天斗小区二期的项目经理。陕建的那两年对青涩的雷海来说,是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最为重要的两年,在此期间他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雷海大学读的是工程管理专业,这种基于社会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专业,如今正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他看来,社会化分工正在越来越精细,岗位对于个人的专业能力正在越来越挑剔。单纯的技术工人竞争力薄弱,而宽泛的管理者也正被逐渐边缘化,总得来说,工程管理就是既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又要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这也意味着他们要在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雷海参与天斗小区2期项目已经4年多了,但做到项目经理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历虽然可以成为一个年轻人的资本,但一个大学毕业生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的协作体系,一张文凭是远远不够的,而项目管理更是如此。光鲜的学历背景并不能给你带来多大的优势,除了吃苦并没有多余的选择,学历再高也要从基层做起,这就是行业规则。
当然,既然可以胜任工程管理这份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掌握多少权力,而是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是一个全过程、多目标的管理岗位,涉及造价、技术、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所以,雷海的具体工作即专业又庞杂、既具体又宽泛,在整个工程周期内,不能有一丝懈怠。
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自然是对工程质量负责,但能从始至终顺利完成一个工程的管理工作也绝非易事。工程从奠基开始便没有间歇,手机24小时开机也是硬性要求,紧急事件必须随叫随到,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确保万无一失。这就是雷海的工作——在一个临时性的、专业的柔性组织中,对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高效率的设计、组织、指导和控制,进而对工程进行全程的动态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直至项目完成。
雷海是一个文静的男孩子,典型的理工男。刚参与项目的时候,克服腼腆的性格成了不小的挑战。但是管理岗位对沟通和协调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对他来讲也算是不小的挑战。好在随着项目的深入,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项目的全面了解,自信心也逐步建立起来。如今的雷海面对项目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显得游刃有余了。
作为对项目了解最深入的人,雷海说,项目经理和画家是一样的,都是在雕琢一副作品,当你亲自参与进来,看着自己的项目一天天落成,从一片废墟到拔地而起的高楼,然后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接着成百上千的人在你的“作品”里生活,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种成就感并不亚于画家画出一副惊艳的作品。
大概也正是这种富有想像力的精神,让雷海在这漫长的数年时光里忘我地投入着。他似乎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着感情,他期待着自己的这副“作品”能够成为自己的骄傲和资本,你甚至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出这份期许和坚定。
雷海是个勤奋的大男孩,这种勤奋是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如果把事业比作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但勤奋的人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跨越和突破,然后在庞杂的系统中耐心地寻找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我相信多年的坚持和付出会成为雷海职业生涯中最为坚定的资本,而这些资本也必然会为他的人生打开一扇又一扇大门。
当然,他并非一个无趣的人。工作之余,雷海的生活也展现出了生动的一面,音乐和足球让他结识了不少朋友,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工作之余弹弹吉它、踢踢球,这是他最钟情的放松方式。他极为享受飞驰在绿茵场上的快感,甚至参加了市民间联赛足球队,而他的球队刚刚在今年的联赛中获得冠军。
每天,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我们与无数人擦肩而过,我们从未曾相识。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他们或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却都在用力书写自己的人生。最精彩的生活,并非是获得关注,而是钟情当下的自己,努力做好,哪怕一件事。
渭南人的一天,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