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花萼与三叶》,才真正领略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富足。本书作者是叶圣陶的三个孩子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所写,读他们的文章就像读巴金、老舍、朱自清的文章的感觉,没有生僻晦涩的字词,每一句都那么朴实与真诚,能让浮躁的心沉浸下来,就像和多年的老友聊天,让人舒适放松。
这么好的文章,作者还谦虚地说就是作文本子,叶至善还在自序中说,他们写的个这些文章,就像是从山间田野里采来的野花不成个样子,通过父亲的修修剪剪才能将就看。
重印后记中有一段说他们父亲怎样帮他们改作文的,这段话学生、老师、父母、子女看了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叶至善记下了当时他们三个围着桌子看父亲改他们的习作的情形。说是看父亲改,实际上是商量着共同改。父亲一边看他们的习作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他看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他们:原本是怎么想的?究竟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多么严厉的考试呀!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训练,要求他们笔下写出来的能毫不走样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这样的训练我想不仅他们三个喜欢参加,大多的孩子都是喜欢的。自由的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还不感到一丁点儿的被纠错被批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叶至善在后记中还写到,因为父亲这样的训练,他们都喜欢得很,因而几乎每个星期要交一篇习作给父亲,写什么由自己定,父亲从不出题目。父亲一向主张即使是练习,也应该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他们照父亲的主张做去,觉得可写的东西确实很多,用不着胡编乱造,也用不着死搬硬套。只要多多感受多多思索,生活中到处都是可写的东西,而且写出来绝不雷同,幼稚是自然难免的,但是多少有点新意。这样的习作方式任哪个孩子都喜欢。
宋云彬给《花萼》作序对叶圣陶及其儿女敬佩与喜欢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写到,这本集子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的公子和女公子。他和叶圣陶相交十六年,他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他的文学修养,在我的师友间,最值得敬佩的一个。他尤其艳羡不置的,是他的那个美满的家庭,他上有健康的老母亲,他的夫人不仅是个教育家还是个贤主妇,他的家庭中永远充满着融融泄泄的空气,他抄了叶至善写的一段序文:
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桌子的中间。父亲戴起老花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着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
我们可以闭目想想,这是个何等美满的家庭,这种家庭环境里面,学习写作,进步一定是快的,除非天生钝质。所以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教育太重要了,精神富足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精神富足的孩子。
朱自清在给《三叶》作序时写到,他最佩服老友和夫人能够让至善兄弟三人长成在爱的氛围里,却不沉溺在爱的氛围里,他们不仅看见自己一家,还看见别的种种人,所以虽然年轻,已经认识了社会的大处和人生的深处。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深读的书,家长看了明白精神富足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影响多么大。老师从中学到如何引导孩子爱上习作,学生看了知道写作原来是这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