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
在沙滩上写下: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亲
时日漫长 方向中断
动物般的恐惧充塞着我们的诗歌
谁的声音能抵达秋之子夜
长久喧响
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_____秋已来临
没有丝毫的宽恕:秋已来临
海子《秋》
南京的天气有点特色,只有漫长的夏冬,极致的寒暑,不仅仅是在这次全国范围的寒潮中有所体现。有个朋友刚还嚷嚷着要绿叶,这儿却已经让人愤愤的发抖了。当然,海子是诗人。看的更深一些,带进了更多抽象的思考。所以有骸骨,有沙滩。有恐惧,没有宽恕。
我是一向很怕冷的,也许和小时候被父母过度的呵护有关吧,那时候可不管什么春捂秋冻,一冷就穿的很多很多,被伙伴们笑过,却还是迫于长辈们的威严,包裹着自己,也包裹了一颗上山林、下河塘的玩耍的心。
在冬天或者深秋里,由于冷的原因,人更加容易安静下来思考更多东西。记得高三做过的那篇《火炉》的阅读:孤身一人在书房,只有跳动的火星陪伴,慢慢进入书中的意境,渐渐走入思考的天地。那个时候就觉得,不管怎样拥挤狭小的空间,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安静灵魂跳动的一个境地。
也许在冬天我才能够把自己稍稍闲散的心收起来,真正的从手中的世界踏上走进心中的世界的道路吧。到周末不再是懒懒地睡到将近中午,把刚累积的作业又全放到了一边。上午的课上也不会不由自己意识的瞌睡下去,那些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也不会在闲聊和闲逛中无知的度过。读书也不必等到深夜才能真正的读进去,这会使得我内心一种充实的感觉逐渐的找回来吧。冬的兆头,本身就是好的。
换季,MP3里面的歌也该换换听了,在异乡能让自己在歌声中温暖起来。有了家和离家不远处深深的关切与问候,有了渐渐明朗的方向,不需要那么多的伤感了.远方的你,继续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