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关于成长中的两个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
你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在20世纪中期风行于美国的教育方式—自尊主义运动,提倡肯定孩子的独特性,培养孩子的自尊,但是一味强调赞赏,忽略了培养孩子应对逆境与挑战的能力。
在我看此书前,我一直觉得家长教育孩子是要以夸奖鼓励的方式,夸奖孩子这件事情做的对,下次他就会再这样做。
我也是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吧,因为我自己从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奶奶对我的成长教育影响很大。
由于是留守儿童,家人又重男轻女,我从小就是自卑的,唯一能证明自己的只有学习成绩。
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奶奶的教育方式从严厉到夸奖和赞同。由于家境环境,慢慢学会自我学习、生活独立,思想上也很有自己的主见,爷爷奶奶也没有文化,很多事情也不是很懂,所以也算是家里的小大人。
在学习上老师的喜爱和肯定,在家中的独立,做对了事情奶奶会夸奖,除了因为我是女孩爷爷奶奶偶尔的偏心以外,都让我觉得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也算是受鼓励式教育长大的孩子了吧!
我就是那个注重自尊培养的孩子,缺乏培养应对逆境和困难能力的孩子。
步入社会,没有人再会因为做对了一点小事而鼓励,但是做错了事就会被说(注意这里只是‘说’一下)。
因此觉得自己不在重要且特殊,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想到的是这个工作并不适合我,而不是应对困难,找到解决事情的方法。
也许有的人会去找解决事情的方法,但是试过一次不行,最多试第二次,还是不行就算了,并没有坚持✊。
也许这就是现在大多数人频繁换工作的原因吧。这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