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新疆行之七
上午,我们到达英买里村,在一小队队长萨那姆的园子里,在长长的葡萄架下围坐,听萨那姆聊天。
在村里古丽一曲“没打农药的舞蹈”(萨那姆语)之后,萨那姆不紧不慢地述说。当地以种葡萄为生,长年少雨,依靠天山融化的雪水浇灌。所以,村民反而希望天气炎热,因为炎热会促进雪融,进而带来丰沛的渠水。这里流行“男耕女织”。男人长年在园子里忙碌。冬藏(冬季将葡萄藤埋在土下)、打枝、摘果、晾干……那么多的环节,那么宽的面积,没有足够的体力,怕是难以胜任吧。萨那姆不乏幽默,他以自己为例,谈男人“巴依”的家庭地位,谈自己女人向抖音学习对付男人的绝招,语气调侃,引得笑声。
气氛愉快和谐之后,便是卖葡萄干、葡萄籽了。萨那姆以买二送三促销,还拋出“一带一路”的时髦词汇,一会儿收入近8000元。我们暗叹:这背后一定有高人!
接着,参观吐鲁番郡王府。在郡王府,看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古人把天山融雪的地下水引到地面,通过暗渠、明渠、竖井、涝坝(蓄水池)实施饮用、灌溉。正是这一泽蔽千秋的创举,保证了吐鲁番生生不息。
天气依然火爆。回乌鲁木齐途中,辛导说还要去“看棉花”。这也可以叫“锦上添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