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逗贾家人笑,这事挺值得琢磨。
有同情刘姥姥的,觉得贾府拿她做把戏看;有称许刘姥姥的,赞美她懂得藏拙。
然而这里其实,没那么尖锐的矛盾:刘姥姥固然是在贾府客串了一出喜剧演员,但大多数时候,贾府礼数都周全。
现代人可能不在意虚礼,觉得实利更重要;然而虚礼是有意义的:场面上,你得让人下得来。
刘姥姥初次去贾府时,也是去蹭钱打抽丰,但王熙凤就算是给面子了。她听明白意思,没等刘姥姥真开口求告,先说了:
“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
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一段话,给王夫人、自己和刘姥姥都解了面子。
给钱也给得顺溜。
真诚当然未必,但礼数上,到了。
有礼数垫着,大家都过得去,这是社交场面的关键。
再进大观园,刘姥姥初到时,本为了有个上年纪的,可以和老太太说说话。那时她是个打抽丰的穷亲戚。
可是跟老太太信口开河说乡间故事时,就成了老太太的开心果了。
此后游园,老太太自己簪了朵菊花;王熙凤就顺手给刘姥姥簪了一头,打扮得老妖怪似的,大家哈哈笑。
从此开始,王熙凤和鸳鸯就明白了。此后吃饭、行酒令,都在围绕着刘姥姥玩耍。
刘姥姥自己也明白了,加意配合。
这里有个时间点,双方达成了默契:鸳鸯和王熙凤负责导演,刘姥姥跟着演,来哄老太太开心。
大家并没说破,彼此存着心呢。
此前刘姥姥还未必敢将庄稼人本色全然表现,有些战战兢兢;此后刘姥姥做的一切,就有些刻意乡村了:
于是“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定是黄松的”等等都出来了。
这时,人心就分明了。
鸳鸯与王熙凤是一拨。她们负责出节目,逗刘姥姥,让老太太高兴。她们的笑是助兴性质的,就像喜剧节目的编排,在意的是节目效果。
老太太与李纨及各位年长的是一拨。她们笑得比较情不自禁,但毕竟有涵养。所以李纨私下里阻止过鸳鸯捉弄刘姥姥;老太太是每次忍不住笑过之后,也会喝令左右:刘姥姥摔了,为什么不扶?又多次叮嘱,她是乡下人,你们不要捉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