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号,我国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你可能要问发射个火箭又啥稀奇的,是啊,我国最近几年的火箭发射频率越来越高,大家都已经不稀奇了,不当回事了。但是这个火箭却不一样,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可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像组装积木一样进行组装,潜力巨大。我们能够获得这样的技术得益于我们掌握了相关的规律,而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就用到了机械思维。
人们将牛顿的方法论概括为机械思维,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世界变化的规律是确定的,二是这些规律可以用简单的公式或语言描述清楚,三是这些规律可以普遍适用的。可以看出机械思维的特点就是必然性和确定性,简单来说机械思维讲究的就是因果关系。从牛顿开始,人类把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发挥出来应用在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人类取得的巨大进步得益于机械思维。
机械思维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变,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还是秉承着机械思维那可能就要碰壁了。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书呆子”,只会一根筋,认死理,不会变通。他会认为这件事既然这么做,那么就应该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它的都不对。殊不知,人的心理要比简单的数学物理原理要复杂的多。
再比如,经常有家长看到孩子这次考试的成绩不好,就接受不了。她认为孩子已经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平日的练习也都做对了,所以考试就一定能考到满分,就一定能考好,考的分少了就不对。这就是简单的因果思维。考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审题、知识掌握、考场心理、考场环境等等,决定分数高低的非掌握的知识这一项,并且考试考的是能力,也不全是平日里做过的原题啊,怎么就必须考到满分了呢?这种单因果分析和绝对化的要求对孩子的评价是不客观也不负责任的。更何况如果紧盯着分数,就会忽略了考试的真正意义。
再比如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如果看到绿灯你就过马路的话,极有可能出现危险。不能固执的认为绿灯了,就可以过马路,而不管不顾还有其它的车辆没有通过路口,或者有其它的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在夫妻关系中,有的人就会固执的认为,妻子就应该做饭,而丈夫就应该把每个月的工资统统都上交。这也都是机械思维在作怪。
乘坐公共交通的时候时常的能听到这样的争论,有些人就认为年轻人就应该让座,年轻人就应该站着,年龄大的就应该坐着,这也都是机械思维。
要克服机械思维,就不能固守简单的因果思维,嘴上只有确定和必然,还要考虑到更多其他的可能性,唯有如此才能客观的看待问题,而不深陷机械思维为无法自拔,最后搞的自己生气、郁闷、焦虑。
机械思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不确定性产生了概率论、信息论,所以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