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人会失业?
什么企业会倒闭?
什么国家会崛起?
谁才是未来的创造者?
带着封面上写着的这些问题打开了这本书,但我并没有从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只大概知道:未来,能善用大数据者受益无穷。
怎么定义这本书呢,上架建议写的是:互联网\畅销书,但个人认为或许把这本书称为“互联网的基础知识普及”更恰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也顺便让我重温了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了解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微博、微信等)的传播途径与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云计算”、“工业4.0”,这些兴起不久的新名词,在市面上却有铺天盖地的各种资讯,从书籍到公众号文章,数不胜数。说真的,这样的现象让我觉得害怕。
我有时候会想:在信息瞬息万变,每天被各种资讯干扰的时代,人也难免变得浮躁和肤浅。在这样的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答案是,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个人综合实力的比拼,其实是思考能力的比拼,比的是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与高度。要有能力去证实,也要有能力去证伪。否则,迟早会迷失自己。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写书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几乎都是学者,学院派气息浓郁,不可忽视的是,他们本身是没有实战经验的。据说,很多企业经营得不算太差的老板,在上了MBA/EMBA后,通过大肆改革把企业搞垮了,真是得不偿失啊。
我的结论是:很多乍听起来还不错的道理和经验,要再仔细琢磨琢磨,举一反三;很多看起来蛮有吸引力的书籍、文字,可以读,当它是普及知识就好;学习可以让人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但世上没有捷径可走,不要好高骛远;时时要觉察自己的现状,理性地做出最适合自己当下的决定。
翻翻就好,没有太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