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梁朝伟唱《十年》颇有感慨,过去的十年过得好快!仿佛还是在昨天,仿佛刚刚才过去。
2005、2006年,还在上初中,上学放学路上总会听到潘玮柏的歌、张韶涵的歌、林俊杰的歌、飞儿乐团的歌、周杰伦的歌、twins的歌、蔡依林的歌,光良的歌,,,,,各种华语乐坛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巅峰时代的各种优秀歌手、音乐人的歌。尤其是2004、2005年,我记得在电视上听到飞儿乐团的《我们的爱》《Lydia》,旋律如此好听又好记;我的初中同学在计算机课上唱光良的《童话》、唱twins 的《见习爱神》,我自己在音乐课上唱过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实》,后来貌似还唱过张韶涵的《欧若拉》,那个时候真的单纯、美好、没有杂念、没有小小少年的烦恼。上课好好上,回家按时完成作业,期末考试也可以轻松考个全班第一、第二、第三,,,,,
到了2005年下半年,尤其是2006年,我觉得有些歌手出的专辑感觉不如之前的那么好听、那么朗朗上口、那么让自己觉得舒服,也没那么亲切了——或许是因为他们之前取得成功之后,继续突破自己,尝试了新的风格,而我自己则见识太少,暂时无法吸收、接纳新鲜的旋律;又或许是前面的专辑太过成功,光芒掩盖过了之后的音乐,,,,,不得而知。
当我进入2005年秋季学期不久,周杰伦发布了新的专辑《十一月的肖邦》,风格抑郁浪漫,压抑黑暗,一曲《夜曲》足以描绘出那种空旷、孤独、又荒凉的悲伤,这种情绪好像很符合我在那个时候的状态和心情。
经历过了2004年和2005年,以及2004年之前的高昂、热情、无忧无虑、积极向上,画风在2005年的暑假结束后,渐渐转变成了“小小少年,很多烦恼”,就像《夜曲》渲染的氛围一样,灰暗又恐惧。歌曲里怀念逝去的美好爱情,而现实中的我却开始怀念迅速流失掉的美好年华。人终究要长大,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和挑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提前准备好的状态下从容应对的。我在无知、懵懂和沉浸之前延续下来的单纯状态中,被动地被推进了一个恐怖的现实世界,开始敏感、忧虑、自我责备、甚至有一丝的恐惧——
这是成长么?
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成长状态么?
每个人经历的成长状态都是这样的么?
为什么之前那些歌手出的歌都不那么好听了了呢?
2004年底冬游的时候偶然听到了《七里香》,结合当时的愉快心境,之后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产生美好的感觉或者回忆。当时的情境应该是:突然听到了这首歌,突然看到了一个人的笑容(不论同性还是异性),突然就对他/她产生了一种好感,这种好感慢慢演变,甚至变成了一种安全感。这个安全感就在开始有成长烦恼的时候,无形地,自己生搬硬套地支撑着自己——这种感觉或许也是一种爱。冬游回家坐在(好像是站在)公交车上,没有落山的太阳照进公交车窗,那种感觉现在想来,好像也很温暖。
时至今日,每次到KTV唱歌,都会点好多十年、十几年前的流行歌曲,现在唱来,也完全不过时——或许是因为歌曲本身“流行”,或许是华语音乐在那个时候走上巅峰之后,就开始衰落了。我们还没听够好听的流行歌,一个时代就悄然结束了。
这十年过得太快,社会发展的速度也太快。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残酷现实的时候,就已经被滚滚洪流裹挟着推进浪潮中了。
第一次听到《十年》这首歌,应该是在《天下足球》的片尾曲中,那个时候隐约能感受到一点歌词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在那个单纯无忧无虑的年纪,谁会在意这些相比起来的“无病呻吟”呢?当时只不过是觉得旋律很好听,天足的选歌有水平。现在再拿来听就不一样了——开始怀念十年之前的事情,不听这样应景的歌曲来渲染一下心情听什么呢?
=====
前一篇有写到“成长是很美妙的事情”,更多要表达的好像是:看别人的成长都感觉很美妙,反观自己都有些艰辛,也许所有人看别人的成长,再对比自己的成长,都是一样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