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
记得小时侯读到一篇文章,里面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具体细节我已记不太清楚了,小时候比较相信书上说的,就照着去做了,一直坚持到现在。(我通过搜索,原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说的,是他教孙女禹强读书时教导的方法。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我读书所做到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不没有完全按照老先生说的那样去做。只是读书时用笔划好句好段,并时常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进行摘抄,并没有过多的动脑整理,做过的笔记也丢到一边,也从不进行翻看,从不记背,只是理解,领悟,更没有写心得体会,这一点是欠缺,所以感到进步不大,没能有什么成绩。
可是,就这样,我必须要有笔有笔记本,我读过的书,都让我留下了不少痕迹。有些经典书,更是让我划了很多的波浪线,有的加着重号。随着阅历经历增加,自我感觉自己的领悟能力在不断增强,我特别喜欢有关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别人认为有些枯燥乏味,我读时,却感觉津津有味,是那么的有味道。我从小就喜欢读格言警句,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和句子,我遇到特别喜欢的就摘抄下来,到现在都不知抄了有多少本。后来还考了心理咨询师,感觉心理学真符合我的口味,买了好多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那些对我来说真是宝贝。但买书的速度超过了读书的速度。接下来我要慢慢来读,来品味。我一读下去,就不知收场,真是有些如饥似渴。特别是读到一些自己想表达却未表达出来,不知如何用语言进行时,别人说到了你的心坎里,那是令人感到特爽的事,这时我就会用笔记本认认真真的摘抄下来。自己考过心理咨询师,读书时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有时会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认识和会,读完一本书,书上让我划满写满。
可是,读电子书,或者浏览公众号文章,就无法再去用笔划了,这时遇到好的句子,段落,就进行复制—粘贴。特别好的文章就进行收藏。我现在最爱收藏,遇到好的,就进行添加收藏,现在好书好文真多,每天都在更新,让你应接不暇。本来看这,又被另外的好文吸引。有时忘记了最初要干什么。一时没时看的,就轻松点击收藏,收藏无数,几乎也没时间再打开看。有时就集中时间阅读些,放在心里,总觉得是一件大事,放下下。
“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倒好,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无论读什么,我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用心摘抄,有空闲碎片时间拿出来读读。心静不下来,认真阅读摘抄,一笔一划地写,心很快就可沉淀下来,可以说可做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摘抄的都是些自我暗示,积极向上的语言,我这种摘抄就象在摘抄心经!摘抄让我积极向上,神清气爽,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好心情。一有时间,我就读书,抄。一发不可收。
确实,好文太多,真是应接不暇,看不过来,摘抄太慢,生活中还有太多琐碎,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于是家里买了打印机,读文章感到特别好的,就打印下来,在一些时间,拿出来慢慢品味。
今天,我坐到打印机旁,阅读文章,一篇一篇都是好文,我都想打印出来,慢慢来读。我今天的日更还没写呢!打住。给自己规定。回住宿完成日更。可以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了读书就要动笔墨,成为了我日常的修炼。我已不能失去它,并且还要坚持下去,这是我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