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有多重要呢?-《失明症漫游记》

2019-02-02

身处屏幕时代,有一个念头不时困扰着我:要是有一天我瞎了怎么办?尤其是盯着电子设备久了眼睛发涨,或者是隐形眼镜戴多了眼睛发痒的时候,这种对失明的恐惧就越发强烈。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要不抽点时间去学个盲文,提前准备一下?尤其是在看完《推拿》和《我是证人》这些与盲人相关的作品之后,我还特意关注过电梯按钮上的盲文,试图用手指去感受那些有着不同排列顺序的小凸点。

但至今为止,我对失明这件事最大的担心,也仅仅停留在我个人的生活层面。无非是些我怎么自理,怎么工作,怎么与人相处之类的庸人自扰。

可看完《失明症漫游记》之后,我开始有点恐惧了,不是恐惧“我自己看不见”,而是恐惧“所有人都看不见”。

小说里,失明被设定为一种传染病,只要看一眼已经被感染的人,过不了多久就会失明。结局可想而知,没过多久,所有人都失明了。

故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所有人失明之前,重在呈现还没有失明的人如何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如果对待被感染的人;二是所有人失明之后,整个社会如何在混乱中寻求秩序。

其实“所有人”这个说法稍微有点不太恰当,因为作者为了故事顺利地讲下去,特意设置了一个bug,也就是“医生的妻子从头到尾都没有被感染”,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整个故事的叙述者。

她假装失明,陪着丈夫接受隔离,之后又带着同一个宿舍的人逃跑,一直到最后传染病停止,她用自己的眼睛,为我们见证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如何借由眼睛的缺失而放大。

不管看不看得见,人性本身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正如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说出来的真理:“不要以为失明症使我们变得更好了;也没有是我们变坏。”

我们还是我们,失明,只是作恶之人能为自己找到千万个的开罪的理由罢了。

我们能轻易地为失明的人犯下的错找到开脱的理由,正如我们同样能在自己犯错的时候心安理得地为自己辩解。

最有意思的是,书里不厌其烦地重复失明之人如何在经历了不堪和自私之后自我安慰的桥段。“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要是以前,绝不会这样的。”

虽然并没有患上失明症,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因为“眼睛”的缺失而产生同样的侥幸心理。

“反正没有人看得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个坚强的姑娘,遇事喜欢自己扛,可以坚强到无需人疼无需人宠,可依然到有人疼有人宠,那是我生命力为数不多的朋友,请...
    fighting程阅读 1,319评论 0 0
  • 什么是Session? 由于HTTP本身是属于无状态协议,所以我们 如果要在多次单独的HTTP请求中实现对话,那么...
    codingBen阅读 4,110评论 0 0
  • 一封好邮件里总藏不住满满的细心和周到,让人有说不尽的舒服。 一封好邮件的基本点是少犯错误。 为此我们必须使用一个容...
    罗宾小镇阅读 2,695评论 2 5
  • 1、昨天睡前,扫描式感受身体,,, 2、成人礼,我是一个成年人,我愿意为我自己的行为付百分百的责任,我要为自己的情...
    一头母狼阅读 1,261评论 0 1
  • 朋友家中请, 白酒上几瓶, 怪酒莫怪菜, 开始慢慢韵。 君敬我,我陪君, 我敬君,君相应。 菜过五味,酒喝三巡, ...
    潘公阅读 3,486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