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变成行动上的巨人?

“再重来一次我肯定不这样了...”

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次接到任务之后,先给自己定一个特别宏大的目标,然后开始幻想,如果我怎么怎么做了,结果一定特别棒!

紧接着就开始陷入持久的拖延中:

“今天没时间了,明天再做吧!”

(“这辈子没机会了,下辈子再说吧!”)

然后临近截止日期了,就开始熬夜,通宵,草草了事

最后看着惨不忍睹的结果,抛下一句:

"如果我当时XXX了,结果一定会比现在好!"

“我的分数肯定不能这么低!”

“我四六级一定能过!”

“被老板表扬的绝对不是那个傻缺同事!”

可是90%的我们却都是一个空有上进心的人。

以前也看过特别多鸡汤,也迫切希望自己能从那些“成功者”的身上受到一定的刺激,然后大放光彩。

但鸡汤看过了就过了,隔了三天就忘了那个味儿。

今天的文章,我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切切实实的做法或小技巧~

(如若有用,不介意大家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或者自己默默地收藏~)

一、正确思维方式:目标-分解目标-验证目标

1。从大目标倒推小目标

我们很喜欢定目标,但我们从来都不做,因为目标太大,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也因为目标模糊,不知道怎样才算美梦成真~

就拿找工作这件事来举例:

A类人:(大目标:3年内,我一定要成功)

写简历-刷选出眼里的高薪工作-海投-等电话-面试

B类人:(大目标:3年内,我要做XX行业的XX总监,达到年薪20w)

然后开始分解目标:

先大目标拆解:

职位:XX总监 →XX经理/主管→XX专员

薪资:20w/年 →10w/年→7k/月

时间:2019年 →2018年→2017年

再小目标拆解:

第一年=(XX职位,月薪7K ,2017年3月1日之前成功入职)

目标:xx职位,月薪7k

时间:2017年3月1日前入职

分解:留一周时间面试,2.22开始投简历

具体步骤:

2.15开始制作面试作品

2.16准备面试术语(收集大家遇到的面试问题每天修改添加)

2.21回收面试作品数据(期间不断筛选目标公司,至少5家,对企业进行简单了解,针对企业招聘要求,结合企业业务给出该职位工作相关见解或建议)

2.22携带面试作品,针对性投递简历

建议:从大目标倒推小目标,目标必须清晰,有时间,有结果。

(PS: 以上工资、职位什么的纯属虚构,切勿较真)

二、制定计划的正确姿势

很久以前喜欢这样给自己定计划

其实我想说,计划千万别定时定点,会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一个点乱了,就可能全都乱了。

而且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必过分苛求自己某个时间段就一定要做什么,时间长了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之前我刚刚开始在工作的时候,感觉每天都好忙,事情安排的特别乱,经常性做不完工作。

后来看了一本书《吃掉那只青蛙:拒绝穷忙》

如今的工作计划(如图),每天把最难办的事情先搞定,做完之后就会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建议,两种方式

①不如试试前一天晚上应该想好第二天你都需要做什么事情

②每天早晨投入工作之前,抽十分钟想清楚今天要做什么,哪件事最重要,怎样安排最合理,落实到纸上。

推荐工具:to do list 或 伙伴云(都是免费软件,有APP)

三、及时反馈,定期总结

这两天总有同学问我背单词拿书背好,还是用软件背好,如果你属于看到纸质版书籍就能分分钟入睡的,推荐你两个工具:拓词、百词斩。不用你费心会主动帮你安排定期检查和复习。

四、做事逻辑性很重要

大到某个目标,小到写一篇文章,自己特喜欢用纸和笔来梳理思路,一步步推理下去,有时候会突然发现,曾经认为很难的事情马上变得巨简单。

比如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期初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然后就拿本子画了画结构:


五、不要忽视“刻意训练”

①。重复的可以训练,创造成就感:

一本书的不断重复,一年粗略看100本书,不如一年把1本书看100遍更有效果。(内容类)

②。不重复的刻意训练,保持新鲜感:

工作期间曾经遇到一个老板,给我们讲了刻意训练这个小技巧。

她做的每一个PPT都是不同的风格,即使是一个PPT中平行的案例,也会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问过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心里想,“这样不是很浪费时间吗?找一个模版就好了啊”。

她说每次都找固定的模版是在浪费时间,对自己没有提升,这样的事情还不如不做。(形式类)

最后:别和消耗自己的人在一起

有个同学,前段时间跟我说,她想搬家,因为室友比较懒散,好像都把自己传染了,不愿意奋斗了,什么都懒得去做了。

不过有时候,这也是另一种滋养自己拖延症的借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