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最喜欢的,就是同别人辩论,我总觉得别人是不对的,或者说,还有更好的方法和想法优于前者。现在很少争辩什么,变得习惯沉默,对自己熟知与不熟知、同意或不同意的事情,都不大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去辩论这些很累,甚至与人说话都是累的。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大概是走在路上听到了别人的对话,或者是吃饭的时候听到一桌子人在争论,最终话最多、嗓门最大的人往往能获得胜利。因为他已经成功搅乱了对手的想法,无论这种人的道理是否正确。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那些我自认为是正确的,并且组织言语去巩固的“独到见解”,真的是有自己的想法,还是简单的抬杠?或者说,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罢了?
当你不确定一句话该说不该说的时候,就最好不要说出来。我曾听到一些不喜欢的话,就会这样去劝导别人,如今我觉得这句话应该用在我身上才合适,所以我选择沉默。
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强调与众不同,也就是个性,就连我觉得自己不随波逐流,而不随波逐流本质上也只是与众不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于现代人而言,想要表现的个性,又该如何下手呢?首先排除着装,喇叭裤、乞丐装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事情,现在通过打扮外表追求个性,让人觉得很Low,而“新思想”成了新生代彰显个性的替代品。
表达“新思想”不用什么成本,只要你长了一张嘴,你就能有“新思想”。比如说,有人觉得这次世界杯可怜梅西了,另一个人并不关注世界杯,不过好在知道足球是群体运动,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同,就会说一些类似“阿根廷输球是梅西队友不给力,阿根廷赢球是梅西一己之力的伟大,一个拉玛西亚体系球员让人捧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梅西自己都不知道你们如此把他神化”的话。倘若是回这句话的人声音再大些,那么这个人大抵上已经赢了。
一句简简单单,甚至曲解事实的话,只要冠以“思想”的名头,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权威感,如果第一个人争辩两句,不但不可能赢,反而会让第二个人有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挖空心思去回击,是决不可能赢的。
这在我们身边很常见,对于不大在意身边事物的人而言,可以去微博看评论,因为微博是这帮人的根据地。他们在那里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的好不热闹。你细细去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人只是在抬杠罢了。这令我不由想到,是不是我自以为是的想法,也只是为了太别人的杠呢?
为了避免自己变成杠精,我需要一些时日去反思自己,那么在没有想清楚的时候,我会选择沉默下去,以免得罪旁人。古人所擅的明哲保身,大概有一部分也出于这般考虑吧。
只有区别抬杠与独见,才能算做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