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思维导图,还在初级摸索阶段。图书馆看完蔡垒磊《认知突围》这本书,身上只有三种颜色的笔,但还是想画个思维导图出来,因为这本书更新了自己很多的观点。接下来就简单的谈一谈。
其一,关于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其实根源在于认知受限,看不到某事背后的巨大利益。比如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其实根源在于认为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没多大的作用,但如果以后你在职场竞争中呢?如果因为你会英语可以有去美国的机会呢?你会不会后悔?所以,或许应该懂得开始计算知识的价值,如果你真的意识到了,先做起来啊。其二,关于努力,我们有很多的误解。很多人认为只要努力了,就可以怎样怎样。但你是否考虑过:1.努力是有目的性的,(不要总想着自己足够的努力而逃避思考,这是一种懒,得治。)2.努力是内生性的(内驱力,即不用向外界求表扬,不需要别人监督,你也会去努力做好。)3.努力是讲效率的(你的努力是“有效”的吗?努力以后,你完成了多少?)
其三,别装,千万别装。这个就有点打脸了。有时我们会为了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和别人更好的评价,下意识塑造自己。(这个我自己得检讨反省)塑造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这个自己是真实的。其三,对于金钱,其实有很多人对其认知都不足,包括我自己。这本书指出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挣钱就是帮人”的观念,我觉得很棒。能力×时间=价值。你挣的钱越多,意味着你在市场中能够服务的人也越多,你也就越有价值。(这里指的是个人的市场价值)其四,重新认识时间。每个人一天都有24个小时,除去睡觉时间,一天差不多16-18个小时,而你的时间管理和你的注意力,决定了你的产出在哪里。其五,对于关系,自己一直不善于处理,但最近一直在探索。我发现划清自己的界限和尊重他人的界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对于陌生人我们很容易做到,但对于熟人,这个分寸的把握,就很考验人了。不过,对于关系,还是要找准自己的社交定位吧。社交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互帮互助。如果自己喜欢社交,可以多接触朋友,但如果自己喜欢专注自己干,也可以不强迫自己啊。
以上,自由意志下自由体验就好。
愿你我能够更好的去探索发现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