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

        继前年国庆去成都玩过一次后,我就立下flag,国庆期间要么回家,要么老实待着哪也不去,不能出去看人头了。然而在我消停了一年之后,觉得不能辜负了诗和远方,于是又踏上了我的国庆之旅。

       据大数据显示,国庆期间除了去北京的人比较多,其次就是西安了,毅然决然地为西安的铁路运输和旅游事业贡献了一份力。在抢票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脑子一定被门挤了,才选择国庆期间去西安,最终竟然连无座直达的票都没有了,但其他的事项已经安排妥当,自然不能轻易放弃,于是辗转了两地全程站票才终于到了目的地,个中酸爽真是难以言说。

       10.1——延安

        为了一睹壶口瀑布的真容,历经波折终于到了延安,往返六小时,看景一小时。靠近水流湍急的地方,水汽翻腾扑面而来,地势高处的水倾泻而下行成瀑布,不知是否因为旱季的缘故,感觉水位并不是很高,也没有宣传册上的那么震撼,果然还是一切以实物为准的啊。


延安壶口瀑布

       10.2——西安华清池兵马俑

       我们一行四个人,提前虽然做好了攻略,但又都属于比较随性的人,行程完全看心情。于是西安的第一天我们去了华清池和兵马俑,由于我们出发的比较晚,到了火车站已经排起了长龙,队伍七拐八拐的绕了好几个弯,队尾都快延伸到了马路上。在北京虽然也见过黑车拉游客的,但确实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他们穿的衣服和国营旅游专线工作人员穿的几乎一样,都是蓝色的工作制服,让你傻傻分不清楚,当你在安心排队的时候,他们会突然杀出来,大喊“去兵马俑、华清池的跟我来”一些不明所以的人一听就会跟着走了,幸好有小伙伴拦着,不然我也会信以为真了,至于被忽悠走的游客有没有被坑我就不知道了。第一站兵马俑,为了更好的了解华清池的历史,避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我们请了景区的讲解员讲解,四个人90元,华清池《长恨歌》的演出要到晚上九点,我们时间不充足,所以没看,作为替代,长生殿推出了《长恨歌》的电影,一场四十分钟,国庆期间人真的很多,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去按歌台看了歌舞表演,就奔赴兵马俑了。


华清宫长生殿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国庆期间去真的不是一个好想法,因为放眼望去,你能看到的全是乌泱泱的人,好不容易挤到前面想一睹兵马俑的风采,却被蜂拥而来的人挤到变形了。想到网上一个段子,真的是很贴切,兵马俑说到“老子打仗都没见过这么多人”。虽然人多体验并不怎么好,但确实是很震撼,很壮观。


秦兵马俑

       10.3——明城墙、回民街、大雁塔喷泉

       去明城墙之前,我们打算租自行车游览,上了城墙之后,我们觉得自己想多了,城墙上的人支持走着还差不多,骑车就别想了。于是我们四小只开启了漫步模式,14公里的城墙我们走了四分之一都不到,就败下阵来,纷纷表示不走了,不过原谅我对名胜古迹无感,明城墙怎么走都是一个样子,让我觉得城墙上的风景竟还没有城墙下的风景好看。

        午餐过后,我们去了回民街,不得不说人真的很多,基本就要摩肩接踵了,小吃基本都比较贵,而且也不是很正宗,我们逛了一会就出来去了大雁塔看音乐喷泉,到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了,能看到喷泉全貌的地方已经挤不进去了,我们只能在侧边找个能看到的地方静静等待了。说实话,虽然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但我并没有觉得很震撼,给我的感觉一般。

大雁塔喷泉

       10.4——书院街、小雁塔皮影戏、永兴坊摔碗酒

        鉴于明城墙的经历,我们一致决定不上钟楼鼓楼了,就在外边看看就可以了。闲来无事,阳光正好,在护城河畔消磨下时光,随后一路溜达到了书院街——一条充满书香文艺气息的街道,有许多书法绘画作品,还有许多刻章的,最后四个没有艺术细菌的人决定去欣赏我们的国粹——皮影戏。这是我第一次看皮影戏,真的很精彩,一个人撑起了整个舞台,精致的皮影人物,活灵活现的动作表演,本以为幕后至少有两个人,但谢幕的时候才发现全然出自一人之手,实在让人惊叹。


小雁塔皮影戏

        晚上去了永兴坊摔碗酒,酒的味道真是一言难尽,就像是白糖水,一分钟之内喝下,摔碎,撤离现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不能有半点迟疑,因为保安大哥一直吆喝着让迅速离场,后边还有一大波僵尸。

       10.5——夜爬华山

       压轴的永远是重头戏,华山应该是我爬的第一个比较有名的山,其他小伙伴的加入,一路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也没觉得太累。我们大概七点半从北峰开始爬的,一路很随意,累了就歇着,快到东峰的时候窝在长椅上睡了会,不得不说山里的夜真是冷,穿着羽绒服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终于在早上六点到达东峰峰顶,可惜天公不作美,多云天气,没能看到日出。不过第二天坐索道下来的时候,看到华山的险峻巍峨,自己竟然爬了上去,心里还是很自豪滴。

华山日出

       结束了诗和远方,又要开始眼前的苟且了,虽然国庆期间都在看人头、堵车、晚点中度过了,但是还是过的很开心。自己的记性向来不好,趁我还记得的时候,就写下来给以后的自己看吧,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9号去的西安,这次西安行我已经计划了几个月了,时间上的不配合一直到11月才得以来到西安。 我们是坐火车去的,...
    于桔梗阅读 1,220评论 13 31
  • 出发前检查物品:身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当然充电宝必不可少,如果带单反,记得检查电池,血的教训,充好电...
    瑞洁阅读 360评论 1 2
  • 我们都很崇尚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因为种种因素,我们都是一个拖延症患者~ 这次决定去西安,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机票实在...
    流水帐式的人生阅读 1,030评论 2 6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今年春节,借着假期,朋友相约,带着孩子们来到古...
    夏诺xn阅读 352评论 23 26
  • 初遇简书,愿携手而行,不负此心。
    和尘之尘阅读 627评论 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