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是宋朝的电视剧中,大官人们的脑袋上总是离不开一朵娇艳的鲜花。哪怕颜值硬伤如宋江,帽子上的红花也格外扎眼。佩戴鲜花的习惯古已有之,但男人们一般还是含蓄的把花带在身上(也有收在袖子里的),很少大刺刺的往脑袋上簪,硬要和花共组成“人比花娇”的佳话之类的。为何到了宋朝,男人们的画风就变得奇怪了?
这里要澄清一下,宋前期,士大夫们对于把花簪头上还是敬谢不敏的。倒霉的是,朝廷却很喜欢给大臣们赐花,御史们还幸灾乐祸的要求大家都必须感恩戴德的接过,高高兴兴的戴上(也许是御史很讨皇帝嫌弃不会轻易被赐花)。心性刚毅如司马光,都被逼的在《训俭示康》中吐槽:“二十恭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
想做一个低调的美男子,领导还不让,岂有此理!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应该有一部分士大夫对于簪花这种奢侈浪费又不着调的行为很是不满,并不认为个人审美品味要屈从于皇权。不幸的是这种“骨气”在南宋士人团体中日渐稀薄,簪花这种“特殊荣宠”也被视作无上荣耀,是值得敬告祖宗的喜事。《钱塘遗事》有载,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五荣”(不知道有没有五耻):“赴省登科五荣须知:两觐天颜,一荣也;传天陛,二荣也;御宴赐花,都人叹美,三荣也;布衣而入,绿袍而出,四荣也;亲老有喜,足慰倚门之望,五荣也。”
因此,这种在政府部门被视作升迁重要标志的簪花之俗,迅速在老百姓中流传为喜庆的表达方式,更是莫名其妙和风雅挂上了勾,导致宋朝社会陷入了一场“为爱名花抵死狂”的隐形狂欢中。《水浒传》中的梁山糙汉,常年头上鲜花盛开的不下两位数。犯人被释放时都要接受狱卒簪花(有点刑满毕业的味道):“以见禁杖罪之囚,衣褐衣,荷花枷,以狱卒簪花跪伏门下,传旨释放。”
这种可怕的风气甚至影响了北方套马的汉子们。《辽史》中就记载了辽国皇帝接见宋朝使臣时为了表示友好,专门赐花给他们的事情。而大臣们若想表示“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直接拒绝戴花就很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