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ADHD)作为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主要呈现出与年龄及发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例如,孩子在写作业时极易被周围事物吸引,频繁分心,小动作频繁,难以安静地坐着。
从改善症状的角度出发,家长朋友们应努力做到两点。其一,在医生的建议下,为多动症儿童提供其所需的营养。其二,多带孩子接触自然环境,而非让他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
首先,谈谈营养方面。全球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和罗塞安・卡帕娜-霍奇博士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兼主任罗塞安・卡帕娜 - 霍奇博士指出,均衡的饮食策略、符合健康标准的神经营养素,以及谨慎的饮食选择,是多动症儿童营养摄入的关键。
目前,尽管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研究仍未确切知晓多动症的产生原因,但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多动症的出现可能与人体内神经递质的减少有关。神经递质是对大脑中神经元或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的统称。对于多动症群体而言,需格外关注体内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
从神经营养学的研究来看,许多营养素,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 B2、维生素 B1、叶酸、维生素 B12、泛酸,甚至像蛋白质这样的营养物质,都与神经系统的稳定以及神经递质的产生息息相关。因此,均衡的饮食策略十分必要。
以上是关于营养的相关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大自然对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益处。
根据瓦赫宁根大学和研究中心以及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自然区域为多动症儿童提供了稳定的积极环境。
在荷兰的多动症儿童护理农场中,两组各6名年龄在 9 - 17 岁的儿童在访问林区和小镇期间进行了系统观察、询问和测试。
结果表明,与处于人工环境中的孩子相比,喜爱大自然环境的多动症儿童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行为和感受。尽管两组孩子喜欢的场所各不相同,但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是积极正向的。
尽管研究者提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来支持上述结论,但我们仍能从该项实验中略见一斑。另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主要归因于所谓的“绿地效应”。
研究表明,接触绿地,如公园、森林和草地,可以显著改善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表现。例如,让孩子们在公园里奔跑嬉戏,或者带他们去森林中散步,都会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绿地效应”。
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研究发现,接触自然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和探索机会,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发现和创造。这种无拘无束的探索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让孩子们在沙滩上建造沙堡,或者在森林中寻找各种动植物,这些活动都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改善多动症儿童的症状,不仅要在饮食即营养方面下功夫,还应定期带他们去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以便使其情绪和行为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变多动症儿童的自身症状,达到缓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