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前几章中,作者和大家说了定位的定义、消费者心智和传播途径的阻塞以及进入心智的途径。最近我再继续往下读,又有了更多的收获。这几章,作者跟我们分享了几种定位的方法,以及很多错误定位的例子。
内容
一、心智是一个容器,而且容量有限
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他把消费者的心智比作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在面对外界纷扰繁多的信息,消费者的心智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他接触到的品牌和产品。作者还根据心理学提出,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记住7个以上某一品类的品牌。这个观念非常有意思,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有些逆反心理,于是我试了一下在心中想出所有我记得的手机品牌。“华为、苹果、三星、小米、一加、OPPO、VIVO……”虽然后续我能想起更多,但是在当时,我的心智中就真的只能记得这几个品牌的手机,令人震惊的是,我所记住的品牌正好是7个。后来我再试了一下其他品类,例如平板电脑或者空调。在我不是很感兴趣的品类中,我甚至想不出第三个。 面对这些复杂的品牌,人们学会了给存在于心智中的品牌按阶级分类。某一市场的领导者在心智中的第一层,跟随者在下一层,进入不了心智的品牌就不在阶梯上。
二、行不通的地方,再努力也没办法达到
商场犹如战场,一个企业在某些领域是再努力也进入不了的。很多企业错误的认为,只要资金能力强大、营销手段高明和广告宣传到位,自己能进入任何领域分一杯羹。有些领域已经被某一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占领了,即使你投入旗鼓相当的资产和努力,最后可能收效甚微。如果要进入一个企业没进入过的领域,首先必须要承认现实,其次要找到领域的空缺。就像前几章说的那样,进行新的定位。成为不了领域的第一,成为不了领域的领导者,那就避开领导者的领域,重新开创新的品类。
三、建立地位,保持领先,抓住机会,不断重复——领导者的定位
在任何品类中,领导者通常是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它们一般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头。领导者市场占有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的4倍。 要保持领导者地位,要时刻警惕,观察市场动向,甚至做长期的预测。领导者在短时间内的地位一般都是坚不可摧的,消费者总喜欢选择品类中的第一位,“领导者光凭惯性就能维持下去”。所以领导者需要考虑的通常是长期的发展,用短期的战略巩固长期的地位。 领导者不应直接强调自己第一的位置,而应该暗示和重复自己的地位,好让消费者记住它。根据心理学,若一个领导者品牌总是在宣传活动中高声呼喊“我们是第一!”,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消费者的逆反心理:“为什么你非得说出来呢?”,一旦有了逆反心理,消费者可能会考虑其他品牌的产品。 而在广告术语中,委婉的暗示和强调自己产品最初的概念,可能效果会截然相反。作为领导者,在消费者有意识消费此品类的产品时,一般都能了解到领导者品牌,所以我们不必告诉消费者他们已知的信息,我们只需要告诉他们,选择我们是对的。 领导者应虚心前进,重视竞争者,进行适时的品牌拦截。有些领导者会骄傲自满,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的,竞争者随时可能在新的品类超越。所以领导者需要敏感的感知市场动向,并作出迅速的回应。当竞争者开创出一个新的品类时,领导者需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推出同样的品类进行拦截。要在竞争者的产品没在消费者的心智里扎根之前,就去拦截,并快速的抢占地位。
四、寻找空位,抢占市场——跟随者的定位
总结
这本书虽然更多的是面对企业经营者而传授经验,但是我从一名广告学学生的角度,我也收获颇多。
首先,广告词在一个企业的战略中起到重要地位。若服务的公司处于领导者地位,广告词则需要根据公司领导者的身份做出相应的广告宣传口号。例如,可口可乐“正宗货”的广告词,就能向消费者强调可口可乐公司在可乐品类中的领导者地位。而若服务的公司处于跟随者地位,则需要通过广告词不断的“进攻”和抢占市场份额。
其次,这本书也强调了很多广告词的撰写技巧。若创立了一种新品类,需要潜入消费者心智,同时又需要和旧的品类区隔开来,广告词则需要关联旧品类,帮助消费者区分出新品类。例如,七喜,一种可以取代可口可乐的汽水。
若把一家企业比作在商海上航行的货船,那么广告应该就是船上用来狙击敌人和保护货船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