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小沫
古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教育的目的远远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还有道德观和价值观等许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与观念。
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根本目的就是强调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
一、教育现象
复旦投毒案。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其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
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学宿舍听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即到,想做节目整人。林森浩看到黄洋笑得很得意,便联想起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计划投毒“整”黄洋,让同学难受。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二、分析原因
本该是国之栋梁的天之骄子们,又是因为什么走上了不归路?
我想可怕的不是毒药,而是人心。
林森浩同学能去复旦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他的专业能力与知识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人才,却犯了一个最低级最无法原谅的错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说,林森浩在人格或性格上比较偏执,容易记仇,还有一种叫作“自我同一性”的缺陷,他自卑,苦闷,不被尊重,缺乏交流。
林森浩在陈述中也说自己犯罪的根源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注意为人处世的方法,说话做事不计后果,遇事逃避等。
他存在这么多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并且越演越烈,直接导致了不可恢复的场面。
可悲的是,多年来接受的教育都未能帮助到他。这不仅对学校敲响了警钟,还有整个教育界。现在的教育过分注重成绩与荣誉,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价值观培养。
科学文化素养固然重要,可缺乏了思想道德修养就无比危险了。
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的是有很好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空有一身知识的不健全的人。
三、解决办法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我认为此类事件的发生不只是某一个人的原因,固然解决办法也不会是针对某一个人。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我们要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我国应该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而是要求学生在徳、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发展不局限于单纯个人的发展,而是要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担任多重角色,除了传道者和授业解惑者角色外,教师还可以是学生的父母与朋友。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分担学生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教师要有很强的观察力,及时敏锐发展地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
学校教育之余,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发展的摇篮。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优质人格。
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才能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