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个,讲的是不同等级的区分和他们的物质生活;第二个,讲的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第三个,讲的是升级的演变,还有当时的美国社会的平民化的趋势三个部分。
不同等级的物质生活是不一样的。
物质生活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往往也是最能够区分每一个人所处的等级的特点。这里面有一些有趣的一些结论,如果一个人是上层阶级,就是比较低调,无需恭维别人;如果是中产阶级,他往往要彼此恭维,就像我们中国人平常见了面之后,往往也会互相的寒暄,恭维,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可以识别出是中产阶级的一个标志;然后,作者对等级的区分,也不是只有上层、中层和下层这么简单。
对于各个阶级之间的区分,很多时候包括一些其他的。包括受监控的程度,比如说一个老师,他是中学老师,他的等级还不如大学老师,因为他要受制于更加凝固的体制,比如说他要向校长报告,还有向学院负责。大学教授,就可以到处演讲了,社会地位就更高一点,他的自由程度就更高。
作者在这里面还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就是等级越往上的人,对这个宗教的依赖性也就越弱。比如说一些中上层的阶级,他们就不愿意居住在一些和宗教有关系的大城市里面。
作者还在别的一些行为上,也做了等级的区分,里面也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说一个人的等级越高,他开车的速度越慢,为什么呢?因为他不着急啊。然后他下层等级为什么开车快呢?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比如说有一些所谓的中上层平民,给旁边坐的女孩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个是因为他们很着急,生活非常匆忙,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区分。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电视机,越往下层或者中层的平民的地方,电视机整天开着的可能性就越大。层次越高,就越有自己的独立的决策,就不会过多的去依赖外部的信息输入。这也是作者深层的想要表达一种越往上的人的独立思考能力越强。
精神生活和行为上面的等级的区分。
作者非常刻薄地对中产阶级做了讽刺。比如说中产阶级往往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会把自己紧贴在大学学术团体和科学的事物上。这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前写的,中国前段时间的倾向也是这样的。大学文凭比来自于什么大学更加重要,这完全是一种盲目的迷信。
作者还对下层的平民阶级阅读的刊物,也做了比较辛辣的讽刺。他提到平民阶层读的那些书,往往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窥私欲望。里面提供了大量的关于上层名流的私生活的流言蜚语,这些东西平民阶层非常喜爱。为什么呢?作者认为他们给平民阶层一种权力的假象,让人通过阅读这些上层人物的流言蜚语,产生一种好像自己在掌控这些人的感觉,让他们觉得他们就能够决定上层人物的成败。作者还提到下层阶级,对于迷信的东西,保持一种非常谦恭的态度。就是越往下沉了,他越迷信。
对于中产阶级的阅读品位和观念,作者也做了区分。中产阶级非常相信,一个人应该不顾一切代价成为一个专业人士,希望自己在某些方面越来越专业,是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
作者认为中产阶级的阅读,更重要的是他展示自己这个阶级在阅读,而不是真的想要去读这种书。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阅读的形式可能比阅读更加重要。他们通过阅读这种行为,来体现自己是一个中产阶级,或者是一个上层阶级。比如说经常读一些国家地理,今日心理学,消费者指南,有一定的专业程度,属于客服级别的。能体现自己的品位,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人的说话,也就是社会行为,也能够区分一个阶级。中产阶级有一种假斯文,追求修辞上有一种专业化,专业到一种假斯文的程度。这种倾向往往被广告商家给利用了。广告语经常不会吹灰之力就能够满足中产阶级的这种心理。比如说有的广告,利用一些词语,说某种行为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就很吸引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会觉得我拥有了这种行为,我的身份地位就提高了。
中产阶级非常喜欢用委婉语。委婉语的应用,让中产阶级之间保持一种虚假的和睦感,情绪上的稳定。中产阶级活得小心翼翼,他的心是非常敏感的。
不管是中产阶级还是下层阶级的用语,都有一种倾向,就是想表达往上的倾向,不甘于在这个阶级。
在工业现代化的社会里,由于我们现在很多东西都是批量生产,生产出来都是一样的,就是平民化的趋向。
中国现在也是平民化的趋势,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网络用词,我们追求非常简单的话语,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变成了一种平民。
平民阶级表面上看起来是失败者,但事实上却是永远的赢家。因为随着工业社会往前演变,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满足平民阶级,也导致了很多中产阶级下滑。我们所谓的挖掘消费能力,实际上也是把平民阶级作为假想的消费者,所以平民阶层就是永远的赢家。
作者在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阶级,这个阶级虽然没钱,但是有贵族的一些精神上的享受的特点,包括热爱工作,有敬业精神,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行为都非常自由,也有独立思考。这种新的阶层,就是一种没有钱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