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原力

之前对火山模型中的“原力”一直不理解,当贺老师把原力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分析时,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人的生命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级:生存的需要(生理和安全)、关系的需要(归属、爱和自尊)、实现的需要。

首先,个体要保证自己今天活着,明天还能活着,这是生存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努力学习和工作,都是在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物质能量,这是人活于世的最基本需求。在这个阶段,个人不断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以实现生命的循环和能量的跃升。这个阶段中,个人处于求真的状态。

其次,人是社会性动物,情绪的觉察与表达、人生脚本的设计与改写,都发生在人际关系中,人天生就有对于关系的需要。人与人就在互动中不停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因“得与失”而引发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些情感能量的流动方向就是“趋乐避苦”。在这个阶段,个人处于求善的状态。“善”,也是人际社会的最高追求。

当生存无忧、人际和谐,个体的需求会上升到更高层级——实现自洽,彻底打通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界限。这个阶段的个体处于求美的状态,也是个性化的状态。美,直击人的心灵,个体常常体验到心流(Flow),此时的心灵是自由且喜悦的。这种状态是心理学的最高追求。

当我写到这里,突然有了新的想法——这三个层次的需求其实并不是一个水平上的由低到高,而是像洋葱一样,是外圈和内核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是最内核的层次。武志红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女性来访者,她一开始因为与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来寻求帮助,咨询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了其实是自己与丈夫的关系问题导致了亲子关系问题。又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亲密关系与原生家庭有很大联系。经过更进一步探索,她对咨询师说:“老师,我知道了,我跟别人的关系问题其实是我跟自己的关系出了问题,我需要修通的是跟自己的关系。”多么透彻的领悟啊!

生命原力的层级就是需求的层级,也是由外而内逐层深入的。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方式不是固定的逐层来解决,也可以在三个层级同时解决,还可以由内到外的解决。采用哪个方式因人而异吧。(有人拍砖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暴波符#第3天 今天的主印记是电力红龙,用回归带来启动,将那第一眼的感动转化为原初的创造力去服务他人、服务自己...
    巫言Farasha阅读 3,658评论 0 0
  • 女儿放学路上给爷爷发视频,结果没有接通。到家后,抱着我的手机躲在汽车里不出来,扬言她很生气,要给爷爷发微信,其...
    活在当下_ab41阅读 1,898评论 0 2
  • 整个面试过程,说不上简单说不上难,但是我自己的最大感觉是简单的忘了,难的不会! 笔试本来没过,过去霸面,工作人员说...
    SkyWatcher阅读 2,8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