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的转变、不同阶段讨论争论的焦点、解决问题的建议落脚点,都是基于对事实的了解、研判,更重要的出于从孩子的意愿与成长考虑,做到了“以孩子为本”。
最近,南京“虐童”事件牵动着无数公众的心。
事件源自4月3日微博网友@朝廷半日闲(系男童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曝光的一组令人发指的照片:9岁男童施某某因未完成其养母李某某布置的课外作业,遭到养母用抓痒耙、跳绳抽打及脚踩,致使男童双手、双脚、背部大面积出现红肿痕迹。
事件很快升温,虐童照片在网上疯传,舆论曾一度指向“取消养父母监护权”、“严惩李某某”;当得知养父母竟是“高知”时,不少网友甚至怒呼“人肉”。
而此后,随着南京警方及检察机关迅速介入并及时公布事件进展,公众保持着了理性的关注态势。
4月5日,李某某被依法刑拘。男童的生父母走进公众视野,背后的故事也随之曝出。原来,男童养母李征琴是其生母张传霞的表姐,张传霞和爱人在农村老家务农,因无力供养三个孩子,希望小儿子能读大学改变命运,于是把他送给表姐带到南京收养。出这样的事,她很愧疚,既对孩子,也对表姐感到抱歉,“如果我没把孩子送给她收养,也不会给她带来麻烦。”她认为“打小孩在农村很正常”,不知道会犯法,并为表姐求情。
由此舆论转变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讨论。很多舆论认为,正是类似“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落后传统教育观、家庭观,导致当下虐童案件多发。广州日报记者认为“‘狼爸虎妈’式的教育观念不除,社会上的虐童现象就难以禁绝。”
还有男孩。“一再认错”,表示养母施暴乃因他撒谎。并称,养母平时对自己蛮关爱,“想念养母”、“要回南京上学”。
孩子的意愿不容忽视,舆论在愤怒之外,开始反思事件背后的情理法理以及男童未来的安置问题。网友呼吁听听孩子的声音,别一棍子打死;也有不少人认为“打成这样也算爱?”“还是要严惩!”中国教育报亦迫切追问“是依法剥夺或暂时终止监护人的监护权,还是积极介入当事家庭,帮助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隐患,让儿童回归家庭?如果剥夺或终止了监护人的监护权,儿童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安置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儿童,还是为了息事宁人?怎样防止对儿童的二次伤害?”
4月19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先后发布的两条消息,对李征琴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给出4点理由。其中第四点称“不批准逮捕符合各方当事人意愿。本案被害人向我们表达了想见妈妈的意愿,被害人亲生父母向我院表示不希望批捕李征琴。”
这让“南京虐童案”再度掀起波澜。不少人担心“不批捕”会给日后类似案件处理带来困扰。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据男童生父透露,现在孩子已复学,情绪有所好转。相关工作组也一直在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回顾舆论一路来的“一波三折”,或许有偏激,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舆情初期的义愤填膺,到中期的难以取舍与思考建议,再到后期的担心忧虑,舆论是越来越趋于理性与客观,这是在舆论形成、发酵、发散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一种态度。而且,舆情的转变、不同阶段讨论争论的焦点、解决问题的建议落脚点,都是基于对事实的了解、研判,更重要的出于从孩子的意愿与成长考虑,做到了“以孩子为本”。
此一事件谁也不乐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美与好的瞬间,看到了舆论中理性和善的思考,却是值得鼓励的行为。让我们首先为最初向网络寻求帮助的、男童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点个赞,再为自己点个赞——毕竟,我们为孩子尽到了一份舆论的力量!(兰品教育舆情研究分析中心出品,综合新华报业网、中国江苏网、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的报道,写于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