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哪个环节是必*须经历的,那死亡绝*对是必选答案。可这样一个必*须经历的环节,大多数人又对其有过多少思考呢。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让人产生死亡离我们很远的错觉。其实不然,汽车和电梯是埋伏在我们身边的巨大威胁。对于个体而言,真不好说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对于这样未知的恐惧,我们本能的反应是逃避。逃避会有用吗?
《我想这样被埋葬》的主题就是死亡,以死亡后身体如何被处理为主线。书中详细谈论了漂亮国殡葬习俗不断演变的过程,以及在多元文化、经济能力、创新观念等方面影响下产生了哪些新型的殡葬方式。读完这本书,可谓是大开眼界,觉得死亡并不可怕,甚至还些浪漫。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直面死亡,克服逃避本能,将死亡这件事思考清楚。想清楚后反而更利于我们过好活着的每一天,活出更高的生命质量。
书中的受访者都会被问到这两个问题:你希望遗体被怎样处理?我们去世后会发生什么?在这两个问题中会出现三个人物,分别是死者、死者的亲友和殡葬师。身处位置不同,想法自然不同。殡葬师往往认为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帮助死者完成蕞后一段路程,还能给生者以慰藉。让死者的亲友接受事实,做好生与死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至亲要做很多事,如果死者生前有遗嘱交待葬礼如何办理,亲友还好办,只需按遗嘱处理就好。如果没有遗嘱,那至亲就要为其决定一切,这个过程涉及经济、信仰、喜好等诸多因素。
如果我来回答受访者的那个问题,D一个答案是我会事先自己安排好一切,由经济能力做出决定,尽量少劳烦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到时只需几个亲友帮忙出把力就好。D二个问题,我相信轮回,灵魂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