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没有什么书籍,几本《故事会》还是从布满灰尘的纸箱中翻找出来的。在那些无从打发时光的放牛娃岁月里,我靠着这些通俗有趣的《故事会》充实自己。牛一路吃着青草,缓缓前行。我找个离牛比较近的地方,铺张报纸或直接坐在草地上,打开趣味盎然的《故事会》,渐入佳境。
牛渐行渐远。我朝前赶,找个离它更近的地方,重新坐下,继续我的阅读旅行。渐渐地,喜欢上了看书。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不会觉得无聊。时光轻松地在我翻书的时候打马而过,装饰着我童年既单纯又五彩的梦。
童年的梦里,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继续纠缠着我。我梦到一大段一段故事,具体的内容无法分辨,只是偶尔能看清故事的开头:“从前有个柳员外,他家有三个漂亮的女儿……”在乡村静谧的夜里,在幼稚的童梦中,这样的梦是如此难得的纯净。
偶尔得到一些零花钱,我买了一本厚厚的故事书,便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书籍给我喜悦,也给我惊恐。我清晰地记得有几个故事,一个是关于借尸还魂的故事,一个是关于梦游杀人的故事,让年幼的我惶恐之余深感震惊,隐隐约约地感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它以神秘的雄姿展示在我的面前,静静地等待着我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开它朦胧的面纱。
读高中的时候,疲于应付高考。那时候,我的数理化成绩很差,我很用功,可依然一塌糊涂。我感觉自己就像背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总是无功而返,心情非常的沮丧。每当读到《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中励志的文章,总是激情振奋,斗志昂扬,恨不得自己立马来一个三百六十度惊天大逆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可生活总是在沮丧黯淡的现实与灿烂繁华的梦想的矛盾中苟且偷安。读书是枯燥生活的点缀,让逼仄压抑的心灵得到些许轻松的释放。
等上了大学,才知道自己钟爱书籍是属于文学这一伟大的命题。在上课时,枯燥的理工科课程总是不能让人听进去,但我拿出来一本文学小说津津有味地阅读时,便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尤其当我读到像《围城》这样诙谐风趣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毫发毕现把人生哲理讲得深邃透彻的经典作品,甚至会拍案叫绝。没有比在你不喜欢的课堂上阅读小说更美好的时光了。因为这个时候,你需要挺直腰板,正襟危坐,课堂的纪律拘束着你,使你不敢有吃零食、玩手机等其他更华丽的冒险转移注意力,但你完全可以抛开你不感兴趣的事情,手持一本你喜欢的书,或明目张胆或遮遮掩掩,便很容易投入其中,物我两忘。
在晚自习的教室里,做专业功课头晕乏力的时候,便拿出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立刻思路清晰,精神百倍,文学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比风油精或安神剂更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周末闲暇时光,我趴在寝室的课桌旁,阅读这些引人入胜的作品,时间过得飞快。下雨天不用出门的日子,宅在宿舍,裹着被子欣赏文学作品,那是一种静谧的心灵旅行。
大一的时候,疯狂地迷上了三毛。我不仅被她书中的奇闻趣事和浓烈深情吸引,更被作者本人那仗义江湖为爱天涯的人生态度折服。我从图书馆里借出她的书,一本一本地阅读,从《雨季不再来》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从《撒哈拉的故事》到《哭泣的骆驼》等。
大二的时候,迷上了路遥。遇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便日夜兼程地阅读它,沉浸在其中,不知今夕是何年,更无论魏晋。印象深刻的是,寝室晚上12点关灯,我便搬张凳子,借助走廊昏暗的灯光,一页一页地阅读,丰富纷呈,不忍放下。阅读这本书时,感觉在回忆自己物质贫瘠的青少年生活以及家里对困难挫折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多的是看到了父辈们勤勉、努力、坚韧生活的身影。这本书将历史时代的变迁以及底层老百姓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涉及亲情、爱情、友情、人生观及价值观,故事跌宕起伏,人情世故拿捏精准,丰富情感徐徐道来,是一本厚重的励志文学作品。读此书时,我或掩书长叹,或捧腹大笑,或唏嘘落泪,或激情暗涌,或无可奈何,或五体投地,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仿佛自己在经历着一场人生的大戏。直到母亲患癌去世的时候,我都觉得这跟《平凡的世界》里少安的妻子秀莲患绝症的情节类似。命运无情,有时刚刚露出一丝阳光的天空突然来一个晴天霹雳。当我们的生活遭遇艰难困苦巨大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平凡的世界》里有答案。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我常常以泪洗面,异常脆弱敏感,悲观绝望,恍恍惚惚地似乎在梦中,以为生活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事实上母亲并没有离去,她还在家里为我洗衣做饭,夜深人静时分为仆仆归来的我点亮一盏散发着温馨光芒的家灯。这段时间,毕淑敏的小说进入了我的视野。她用母亲的伟大柔情,用医生冷静凌厉的笔刀,描摹人的脆弱以及刻画死亡。一天课堂上,我在看她的一篇小说《预约死亡》,这篇小说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细腻传神地对面临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我看着这篇小说就想着母亲吃过的苦和临走前的孤独、痛苦和绝望,不禁低头,潸然泪下。而这时,老师开始点名了。他点到我的名字,我应了一声,不敢抬头,怕他和同学们看到我泪眼婆娑的脸。老师说这个同学好奇怪,怎么不抬头。我只好把头低得更低了。老师无奈,也只好随我了。
经历人生沧桑后,才能更容易体会文学中那种深厚的文学意境,并引起共鸣。那段时间我还读了获得过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品《冬天的果实》,它描写了一段老年人孤苦无依的晚年生活,令人动容。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人生有三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我的父亲正承受着丧妻的悲痛,晚年凄凉的生活自不待言。通过文学这扇窗,我看见我的父亲,这个孤独的男人,在尘世间承受着曲折困苦,做子女唯有努力拼搏,为尚且活在人间的亲人们奉献物质上的丰富和精神寄托上的满足,这才是子女们的为孝之道。
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一家铁路单位当见习生时,由于没有安排上宿舍,我和一位同事兼大学同学一起住在工棚里。这工棚是为铁路单位服务的外包施工方临时搭建的,简陋,寒酸,没有卫生间,门口长满秋风瑟瑟的荒草,一位年纪稍长的施工员经常在灯光幽暗妖魅的门口搬一条木凳,给我们讲人间的奇闻异事和鬼怪传奇。微薄的工资,不堪的住宿,拮据的生活,并没什么给我带来多大的困扰,只是机械的体力活让我麻木,使我游动的心灵失去自由。此时,书籍平息我生活的无聊、乏味和黯淡,针灸着我的麻木。余华的《活着》让我体会到生活的虚无和浓烈悲剧色彩,这本书让我痛苦不堪,哭得稀里哗啦。人到底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心尖的那点快乐和爱维持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看完苏童的《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觉得每个作家心中都有一个或黯淡无光或清丽灿烂的童年,随着岁月流逝,色彩斑斓的故乡变得斑驳荒凉,但童年印象中亮丽的故乡依然在记忆深处熠熠闪光。我常常忘记川端康成小说的故事情节,却时常记起他不徐不疾的叙事节奏,唯美的描写画面,弥散在心间的淡淡忧伤,令我回味无穷。比如《雪国》开头那一段: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寥寥数语,简洁洗练的文字便将读者引入一个落雪纷飞的国度,那里将会有什么样的缱绻故事发生呢?只能追随他字字珠玑的文字一路探索。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账。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蒋捷的《虞美人》通过三个不同时期的听雨场景,艺术地概括了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从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雨还是大自然的雨,或和风细雨,或狂风骤雨,或淅沥愁雨,关键是听者的心境。这跟文学有点相似。人生的每个阶段对文学的感触都不一样。
文学对于童年的我来说,像一支乡村短笛,吹响我对美好世界最初的向往;文学对于青少年的我来说,像一曲忧伤的布鲁斯,飘荡着梦想破裂的泡沫。我有时希望它是一把琵琶,弹弹生活的阳春白雪,附庸风雅,放松放松日益沉重的心;我有时希望它是一面关东大鼓,擂出生活的厚重和磅礴;我有时希望它是一把二胡,弹尽人间沧桑的曲终人散;我有时又希望它是一只吹起决战世间黑暗和心灵丑陋的嘹亮号角;更多的时候,我希望文学就是文学,他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敲醒懵懂,踢跑无知,化解戾气,消除势利,让冲动的魔鬼变成理性的长者,让狭隘的人变得心胸宽广,让麻木的心灵变得丰饶可亲,让恶贯满盈在行凶一刹那良心发现放下屠刀,为沉重困苦的心灵指点迷津,寻找到一片豁然开朗的纯净天堂。
在文学面前,没有高官达人,没有寒门学子,没有势利歧视,众生一律平等,只有对文学领略的深与浅。梁晓声说:书籍是我的故乡。德国作家顾彬说:人到底还是需要文学的慰藉。无论经历着贫困的压抑或者物质丰富精神却荒芜的人,在浮夸、浮躁、矛盾重重、世态炎凉的人世间,都需要文学荡涤心灵的污秽,灌溉灵魂的干涸。她是一位永远不会拒绝你的缪斯,以永恒的美丽诱惑着你;她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慈母,以浩瀚纯净的爱包容你的流离失所。仰望文学在人内心深处焕发的闪亮星光,那是普世之光,照亮人们在泥泞中前行的蹒跚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