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我的妈妈。
在我们家中,妈妈像水一样 ,不动声色,安静而有力量。
我家爸爸是绝对的权威,基本上大事都由爸爸做主。妹妹是有个性的,我的性格稍微好点,但也是不能得罪。妈妈的脾气最好,什么事儿都依着我们。
从小到大,我总是担心我做得不好让爸爸不满意,但从来不会担心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因为妈妈总是说,尽力就好。这不是宽慰,而是她自己真的就是这么想的。无论是高考期间还是考研期间,感觉每次跟妈妈打完电话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有些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而有些人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妈妈就是后者。
甚至在工作之后,妈妈还经常打电话问我说,工作难不难呀?辛不辛苦呀?
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性情淡然的人,很少与别人争,也不会刻意去跟别人比。在我们家,很少出现“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字眼。因为妈妈会觉得,我和妹妹已经很好了。
妈妈上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后来考进了中学,但因为她那边没有女孩上学,一个人孤零零的,加上外公也不是很重视,于是就没继续有念了,回到家里帮忙开店。
那个时候的商店少,什么都卖,琳琅满目的百货。妈妈记性好,进价售价都能在脑子里。妈妈喜欢唱歌唱戏,那时录音机里放的所有的黄梅戏和歌曲妈妈都会。妈妈还会一手好的针线活,能钩各种花色的垫子,会织毛衣,小时候我的毛衣是小朋友里最漂亮的。可惜的是,这个技能我却没有继承到。
妈妈的性格很好,逢人就笑,所以她的人缘也是极好的。跟奶奶的关系也处得很好。
然而妈妈又是坚韧的。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在深圳出了意外,从楼上摔下来了,伤到了头部,进了重症监护室。
当这个噩耗传到家里的时候,我感觉天快塌了。在想着,天哪,我是不是会没有爸爸了。
妈妈表现得很平静。她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订好了第二天去南下的火车票。要知道她之前一个人从没有出过远门。
我并没有看到她哭或者表现得很悲伤。我只记得她走的前一天晚上 拿出一包卫生巾,告诉我女生初潮是怎么回事?跟我说,如果到时候来了,不要害怕,并且教我怎么使用。
然后她一个人就去了南下的火车,去医院照顾爸爸。
后来爸爸回来了,在家休养了两年。那个时候我家已经没有在开店了。为了补贴家用,妈妈又重新在学校旁边,摆了一个小摊,赚些零花钱。早上还去湖边弄些鱼,走街串巷的卖。因为照顾爸爸不能种庄稼,在稻子成熟的时候,妈妈又跟一位阿姨批发些水果去兑换稻子。
其实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需要特别大的勇气。但是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
当时的我和妹妹其实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受到多大影响。该花的钱,妈妈一分不少地花在我们身上。
后来,爸爸慢慢康复,家里的条件慢慢好起来。有天我突然发现,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妈妈瘦弱的身上扛起了全家的担子。但她却没有任何怨言。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因为今天写妈妈,又想起这段岁月了。
希望以后我遇到困难了,也能够像妈妈一样,拥有一种坚韧的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