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团队做最好的产品拿到最多的钱——小米刘德。这个和樊登说的那本书《爆款》中的头部经济思维有异曲同工。小米一直是评论区泾渭分明的品牌,要么爱,要么恨。小米生态链负责任刘德在混沌研习社的一次内部演讲如同是清除雾霾露出蔚蓝天空之意:
IOT就是最近常听到的物联网,她是互联网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电脑化,第二阶段是互联网手机化。刘德认为IOT是未来的机会,在工程师人才紧缺,机会又在身边时,利用品牌优势,扶持小型公司成为中型公司甚至十亿量级流水的公司是当下抓住机会的最好方式。看清这个时代的大逻辑是关键。
做大市场必须有取舍,性价比是全世界消费者的追求,这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小米手环的反面评价大致为:不够漂亮、体积不够小、手环不够奢华、不够装饰主义等,为达80%的需求,只有三点:贵,待机时间短,没粘性。那100元不到,50小时,自动解锁手机就是最精准的解决方案,完全达到了小众产品普世化的目标。80%人的需求是关键。
如果把阿里比作自由市场的电商,京东就是百货公司的电商,而小米就是专卖店电商,不开放的平台为的是物联网中“物”的品质监控。小米App未来将会是一个遥控器,可以检测到所有属于你的设备,并围绕“人”为中心提供服务。
刘德把之前的百年公司比作苍天大树,把小米比做一片竹林。大树的优势是生命力强,竹林的优势是覆盖率高。
看清时代的大逻辑,抓住80%人的需求,是小米的内驱力。性价比也需是很Low的商业模式,但我觉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