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人都想加入大群,人人多在小群中活跃”?
原本不受重视,由一群“失意人”团队研发的“全民K歌”何以在短短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创造出惊人成绩,用户数超3亿,月留存率保持在75%,位列K歌APP排名第一?
微信读书为什么要加入“赠一得一”的功能?
当年的“滴滴”为何要推出“滴滴红包”?
“狼人杀”“王者荣耀”“贴吧”等大牛产品为何能取得成功?
海量用户从哪里来?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用户的决策,影响用户的驱动力有哪些?
。。。。。。。。
微信,QQ,全民K歌,微信读书,滴滴打车等都是用户量非常巨大的应用产品,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虽然使用频率非常高,但上面的问题我们有思考过吗,知道原因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小群效应》一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此书的作者徐志斌历时两年,挖掘腾讯、百度、豆瓣的一手后台数据,从上百个产品中深度解读社群行为,通过大量生动案例总结出利用社交网络和海量用户进行沟通的方法论。
徐志斌曾服务腾讯多年,是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交网络早期的参与者及推动者。在离开腾讯后,他持续观察并研究社交网络发展,持续关注如何应对社交网络的挑战。这本书也是继《社交红利》《社交红利2.0于即时引爆》后,他的又一本力作。
看完了这本书,感觉信息量好大,好烧脑,干货满满,收获很大,值得再读几遍。书的内容很丰富,引用了大量案例和数据,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对我而言,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不是了解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而是思维有了很大的提升,对社交网络及运营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社群,大能量
看了《小群效应》这本书的人,我觉得应该都有了“小群思维”,这个很重要,可以说颠覆了很多旧的看法,就拿自己来说,以前微信没出来,还是QQ时代的时候,进一些QQ群总喜欢找人多的,以为那样人气比较旺,比较有氛围,收获也会比较大,而且还看不上那些小群,觉得本来就没几个人,交流的人就更少了,但事实呢,并不是这样,在大群里,真正分享,交流的并不多,更多的人是潜水状态,又或者是刷广告,刷图,这样的氛围就算有好东西也被淹没了,如果又缺乏严格的管理,肯定是持续不下去的,渐渐地大家都沉默了,时不时出来几条信息,却是广告,后来索性设置信息免打扰,甚至是退群,群就这样死掉了。
到了现在的微信群,建群更简单,但情况基本是一样的,群很多,大群不少,但真正有用的信息屈指可数,不是一堆广告就是一堆表情包,或者很安静,所有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群。
或许有过切身的操作经历,看了这本书关于小群的分析和论断,很有感触,的确是这样,人越多的群,关系越弱,越不会珍惜,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必然会乱,而建小群的一般都是比较熟络的,关系比较强,交流相对会比较多,因为是比较熟的,也会比较顾及自身形象及他人的感觉,较少发很多广告的行为,真应了书中的那句话:人人都想进大群,人人活跃在小群。
要运营好社群,数据分析及心理研究也很重要
《小群效应》举了很多的案例,从这些例子也可以看出,案例中的APP并不是一推出就取得了成功,里面的一个个功能,一项项活动,无论是滴滴的“滴滴红包”,还是,微信读书的“赠一得一”,都是经过不断地分析数据,测试,调整运营策略才推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所以,数据分析非常重要。
还有就是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和把握,无论是大社群还是小社群,最基本的单位都是一个个人,他(她)在前端的一个个行为,其实都是各种心理活动的映射,文中提到的六大驱动力:荣誉驱动,利益驱动,关系驱动,事件驱动,地域驱动,兴趣驱动,为什么愿意做“小池塘的大鱼”,而不愿意做“大池塘的小鱼”等,也都是代表不同的心理作用,更简单地说就是人性。其实不仅是运营社群,做任何的营销都要这样,通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客户,把握客户心理,把握人性,这样才能制订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把握好方向。
上面提到的只是自己感触比较深的两点感想,本书内容很丰富,多读几遍相信还会有更大的收获。现在的网络时代谁都不能孤立地生活,尤其是中青年一代,越来越离不开社群,从我们微信或QQ里的群就可以知道,家人群,同学群,朋友群,同事群,行业交流群,业主群。。。。。离开了社群,很难想像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社群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
徐志斌老师写的这本书真是非常棒,值得所有人阅读,思考。经营方通过学习各类成功案例,可以掌握各类运营社群(不论是平台还是小群),从而实现快速打开市场并占领人脉的方法;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明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市场地位?是单纯的消费者,还是中间的连接者,亦或者是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