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啊,如果你听着我的歌儿落了泪,请不要探出窗儿来问,你是谁
——冯至《蚕马》
(1) 相遇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秦岭北,金州境内。
盛夏炙热,一个少年背负包裹、手提佩剑匆匆前行。大路空旷,行人很少。来到一山前,只见植被丰饶,苍松翠柏林立,顿时觉得清爽起来。
沿山路蜿蜒走了五六里,忽然看见一座长石台阶,石阶很高很窄,望上看时,日光眩目,少年用手搭个凉篷细看,阶梯的尽头是一个客栈,客栈呈阁状结构,檐外酒帘上“青青客栈”四个大字正迎风飘扬。
这时迎面而来的三个路人正踹着热气,吃力地攀爬石阶,少年轻步紧跟其后。
客栈分为上下两层,门外两边金漆柱上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不问前路 但看碗中清酒多少”,下联是“休言醉意 只听梦里乡音有无”。看到“乡音”二字,少年停下脚步,伫立许久,欲语又无言,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正是午时,大厅内人满为患,只有偏僻处一桌前独坐着一位红衣女子。
少年径直坐在对面,将佩剑轻轻置于桌上,包裹放在身后。点了一盘牛肉和一碟花生米,一斟过后,少年脸乏红润,酒保过来低头问道:“客官,还要不要筛酒?”
不等回答,对面传来娇细甜美之声:“加一盘嫩鸡、一盘鲜鲫鱼、一盅冰糠绿豆汤,我要与这位公子对饮。”
少年一愣,抬头看时,才知对面是位貌美肤白的年轻女孩,女孩冲少年咯咯一笑。 只顾自己吃喝,女孩举杯,少年也不答话。
酒菜将尽,女孩离席而去,酒保过来邀请道:“客官用餐后请楼上休息。”
少年说道:“我还有事,要赶路!”
酒保低下头,轻声笑着说:“这位公子哥好福气,有佳人陪伴,并且免了饭资宿费,还要怎样?” 少年冷冷一笑,亦不答谢,只是跟随酒保上了楼。
朦胧里,恍惚中,少年似听见有人在呼唤:“风儿,风儿,你醒醒,醒醒!你父含恨而死,你现在是冷家唯一的独苗,一定要为冷家争这一口气。”
少年忙答道:“母亲大人,孩儿这次千里进京,就为报仇雪耻,请母亲大人放心!母亲,您现在还好吗?”连问几声,不见回音。
少年从梦中惊醒,室内空荡荡,只有那把龙泉宝剑静静悬于床前,发出清冷的光泽,一如当年欧冶子铸造此剑时使用的寒泉之水。这时,有轻微的声音从脚下传上来,那是两行泪水扑扑簌簌地落在地上。
少年收拾行李,取了宝剑,开门就走,却被门外一位老者拦住,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客栈掌柜。掌柜极力地挽留,怎奈留不住少年,只能眼睁睁看着少年离了客栈,下了阶梯,匆匆远去。
掌柜站在客栈门外,不停地向东望去。一个时辰(两个小时)过后,远处马啼声响,一骑白马飞奔而来,掌柜忙迎了上去。
马上之人正是先前与少年对座的红衣女子,与先时装扮别有不同:红冠帽遮住青丝,黑绸带束了玉腰,脚踏金丝靴,一袭紫披风,神采奕然。边取下鞍边系挂的飞斑走兔,掌柜边禀明少年已离去一事。
女孩听了,眉头微皱,转过头望向山下说道:“无用,这点小事也办不好,”停了片刻,又问,“公子往哪个方向去了?”
“向东,应该是去往京城。”掌柜回答。
女孩眸子一闪,问道:“你怎么知道是京城?”
“我劝这位公子留下时,他无意说了一句要去京城办一件很重要的事,这里一刻也不能耽搁。”
女孩听后笑了,纵情一笑,声音如铃声般在山间清脆飘荡,笑得那客官纷纷从客栈出来驻足观看,笑得那一字雁队降了高度,改了队形,从女孩头上掠过。
丢下张弓,弃了壶剑,女孩扯住缰绳,掉转马头,白马向来时方向奔去,身后传来老掌柜一连串急切的呼喊声:“青青,青青,你这是要去哪?你这是要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