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验主义的“圣三一”中的第三位就是那个苏格兰人,大卫·休谟(1711—1776 年)。休谟在 27 岁时就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人性论》,他希望凭借此书名利双收,但根据他自己的估算,它“从印刷机里刚诞生就已死亡”。十年后,他对这本书进行了改写,并作为《人类理解研究》加以出版。这本书相较于其前身要成功得多,也许是因为它更温和一些。如今,休谟被认为是英国经验主义者中最尖锐、也最令人费解的一个。
休谟的哲学始于复兴莱布尼茨对分析-综合的区分,或者用休谟的话来说,对“观念间关系”和“实际的事情”的区分。回想一下,分析命题能够用如下句子加以表达:
A.对这类句子的否定会导致自相矛盾,
B.它们是先天的,
C.它们通过定义为真,因而,
D.它们必然为真。
综合命题通过与表达分析命题的句子相对的句子加以表达,即它们是这类句子:
A.对这类句子的否定并不导致自相矛盾,
B.它们是后天的,
C.它们并不通过定义为真,并且,
D.当它们为真时它们并不,“必然”为真(它们可能为假)。
那么,由于接受这种区分,休谟承认存在着先天必然为真的事物。这样一来,似乎任何承认这种真理的经验主义者,都会因为承认“理性主义者的空想”的合法性而危及到经验主义的纲领。但休谟通过在“观念间关系”已有的特征之上加入一个特征,从而消除了这种状况。他认为“观念间关系”全都是重言式的,也就是说,它们全都是多余的、重复的、纯粹言辞上的真理,它们没有提供任何与世界有关的新信息,而只是提供了词语意义的信息。因而,在英语的惯用法中,“所有的姐妹都是同胞姐妹”这个句子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任何一个原先只是称之为姐姐(妹妹)而并不为我们所知的姐姐(妹妹),这个陈述句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东西。
同样,任何一个真正理解“五”以及“二”、“三”和“加”的概念的人,都知道二加三等于五。理性主义者梦想着对现实进行完整描述,对现实的完整描述则是一种先天必然真理,但这个梦想只能是空想,因为,根据休谟的观点,先天真理不是对任何事物的描述。只有综合句“实际的事情”——才能够对现实进行正确的描述,而综合句必然是后天的。因此,一切关于世界的真实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当然,这就是所有经验主义的中心论题。
休谟的观点是,从根本上说,只有三种情形。任何一个命题,它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综合的,要么毫无意义。休谟说道:
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原则,那么当我们走进图书馆时,我们会弄出什么乱子呢?如果我们在手上持有无论哪一卷书——例如,神学的或者经院形而上学的——那么,让我们问一问,它包含着量或数方面的任何抽象论证(即分析的真理)吗?没有。它包含着实际的事实和存在方面的任何经验上的论证(即综合的真理)吗?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任何东西,只有诡辩和幻想。(难怪休谟丢掉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很显然,有一种进行哲学思辨的“休谟式方法”。人们把任何他想要去检验的断言拿过来,对该断言提出一系列质疑:
1.它是分析的吗?
(这取决于对表达此断言的句子的否定。如果否定句是自相矛盾的,那么原来的句子就是分析的。)
□是(如果答案是“是”,那么该断言为真,但从哲学上来说是无价值的。)
□否(如果答案是“否”,那么接着看下一个问题。)
2.它是综合的吗?
这个问题是休谟通过以下这种方式提出的:“当我们抱有某种怀疑,认为我们所使用的哲学术语不包含任何意义和观念(这太常见了)时,我们只需要询问一下,这种被假定的观念是来源于哪种印象?如果不可能提出任何印象,那么这将足以证实我们的怀疑。
换句话说,只有追溯到其观念的感觉材料(“印象”)是可能的,对问题 2 的回答才能是肯定的。例如,在“这块石头是重的”这个句子中,所有观念都可以追溯到感觉材料;因此,它合乎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
√是
但是,如果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对问题 2 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又会是怎样呢?
√否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特定观念无法被追溯到感觉材料,那么会是怎样呢?休谟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论述的一定是空无内容的观念,也就是说,是无意义的。
现在,在掌握了休谟的方法之后,如果我们转向一些传统的哲学论题,例如:上帝、世界以及自我,那么我们会得出一些相当惊人的结论。让我们先从“上帝存在”这个句子开始:
1.它是分析命题吗?
也就是说,对它的否定(“上帝不存在”)是自相矛盾的吗?大多数人会回答说“不是”。当然,也有一些人——即“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那些捍卫者(如安瑟尔谟、笛卡尔、斯宾诺莎)——会回答说“是”;但休谟会这样回应他们:如果“上帝存在”这个句子是分析的,那么它是重言式,它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实在的东西。“一个它的存在是必然的存在者,它必然存在”这个真句子,始终没有告诉我们是否存在着一个必然的存在者。
√否
因而,如果我们假定“上帝存在”不是分析句,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2.它是综合命题吗?
休谟认为,不可能把上帝的观念追溯到感觉材料。他说道:“我们的观念超不出我们的经验:我们没有神的属性和活动的经验,我不必作出我的推论。你自己就可以作出推论。”因此,尽管休谟实际上并没有这么说,但是他的方法看起来却暗含着这种意思:上帝的观念是空无内容的,有关上帝的陈述确实是无意义的。
关于休谟哲学体系中的上帝就说这么多。那么世界又是怎样的呢?贝克莱已经用奥卡姆剃刀将“物质实体”从经验论中剔除出去了。物质实体是哲学家过去用来解释世界的关键概念之一。现在休谟则转向了另一个关键概念——即因果性,运用这个概念的不仅有哲学家,而且还有科学家和具有常识的普通人。
让我们来看“X 是 Y 的原因”这个句子,在这个句子中,X 和 Y 都是事件。(我们将采用休谟所用过的例子:X 是指这样一个事件,即弹子 A 撞击弹子 B;Y 是这样一个事件,即弹子 B 在受撞击后发生运动。)
1.句子“X 是 Y 的原因”是分析的吗?
(也就是说,句子“X 不是 Y 的原因”是自相矛盾的吗?显然不是,因为完全可以设想 A 撞击 B 而 B 并不运动。)
√否
2.句子“X 是 Y 的原因”是综合的吗?
现在看来回答似乎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可以毫无困难地把“原因”这个观念追溯到感觉材料。但是休谟发现了一个困难。在他对“原因”这个概念进行分析时,他把它分成三个部分:(a)在先,(b)接触,(c)必然联系。在先(X 在 Y 的前面这个事实)可以追溯到感觉材料。接触(X 与 Y 接触这个事实)也可以追溯到感觉材料。但是无论休谟对弹子 A 撞击弹子 B 观察多少次,他都无法发现任何必然联系(如果 X 发生那么 Y 也必定发生这个事实),然而需要去发现的正是因果性这个概念是否是可感知的。
这样,“因果性”这个概念就被证明与“物质实体”和“上帝”具有一样的地位。这个麻烦具有意义深远的后果。它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说到事件 A 是事件 B 产生的原因,我们的确都只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预期,预期在将来 B 会紧随 A 之后。这个陈述表达的是一个关于我们的心理学事实,而不是一个关于世界的事实。但是,如果我们试图展示我们这个预期的理性基础,那么我们是做不到的。即使 B 过去曾无数次地跟随在 A 之后发生,它也不能证明我们的这一观点是对的,即这种情况在将来还会发生。然而,休谟并未得出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因果性的结论。他从未怀疑过物体和事件处于彼此的因果关系中,但他确实怀疑是否可以对因果性作出一个充分的哲学解释。
休谟的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归纳问题。是什么使我们如此确信未来还会像过去那样发生呢?如果我们回答“因为过去总是这样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在回避这个问题,因为真正的问题是:“仅仅因为过去始终是这样发生的,未来就一定这样发生吗?”我们也无法诉诸“自然规律”,因为如果这样做,那么问题就会变成:“是什么保证自然规律明天依旧存在呢?”不存在任何对自然规律的分析或综合的保证。因果性概念是用来理解世界的关键概念之一。休谟得出结论,理性和经验都无法证明“必然联系”这个概念的正确性,而这一概念正是因果性观念的主要成分。
“休谟的区分”(分析-综合的区分)对于“自我”这个概念也有着同样的灾难性后果。自我这个概念也没有可以追溯到的感觉材料。自我远不是像笛卡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简单的、不可怀疑的、绝对确定的永恒灵魂。休谟根据他的方法发现:“根本不存在”“自我”这样的一种观念。所谓的自我实际上是“一束或一堆不同的知觉(冷和热,光与影,爱与恨,痛苦与快乐……),这些知觉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前后相继,并且处于永久的流变和运动之中”。
大卫·休谟始终一贯地严格遵循经验主义的纲领,直至其逻辑结论。其后果对于哲学事业来说是灾难性的。人们发现理性的范围的确非常之小,被削减到只限于言辞上的真理以及对感觉材料的描述;然而,几乎每个引起哲学家或非哲学家注意的事物,都超出了这两个界限。休谟认为他已经指出了,人类的生活与理性是不相一致的,人类的活动总是超出哲学证明之外。(在理性上,我永远也无法知道昨天供给我营养的那块面包今天是否还会继续供给我营养,因而,我也永远不会在理性上受到驱动去吃东西。)但休谟完全明白人类不可能依靠哲学的干瘪果实来维持生计。甚至还在他写作其哲学手稿的时候,他就知道,一旦他搁下笔,他就也将回到人类通常的、虚幻的信念上来——即相信自我、世界以及因果性(如果不相信上帝的话)。他甚至建议,可能带着挖苦的意味,或许我们应该抛弃哲学去照看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