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人生算法

母亲的人生算法

母亲是有大智慧的人。

母亲读过的书很少,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儿时记忆里最多的就是饥饿与贫穷——外公嗜赌如命,外婆则显得无能而冷漠。母亲说,她和我是校友,同为遵义四中毕业生。在遵义,四中毕业曾是莫大荣誉,即便如今,其地位仍堪比贵州的"上海八校"。不过母亲读的是初中部,而我高中毕业,成了"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在母亲记忆中,读书是背着弟弟妹妹,揣着5分钱去课堂"混日子"。一只耳朵听着窗外嬉闹声,另一只耳朵勉强跟着老师"催眠曲"般的授课。中午用5分钱给弟弟买米粉,剩下的汤留给妹妹,自己则饿着肚子——家里实在没钱多买一份饭。那时老师也不敢管学生,母亲从未完成作业,虽认识几个字,却远谈不上"认齐"。

记忆中的外公身材高大,字迹漂亮,据说读过几年私塾,当过兵,还做过大队书记。虽能赚钱,但家里从未见过银钱。母亲抱怨他嗜赌好面子,总在外人面前充大款,钱都进了别人口袋。直到舅舅出生,外公包山头做石灰生意,家境才稍有改善,破草房换成了瓦房。但母亲早已出嫁,婚后仍租住娘家偏房,直到我上小学才住进三间砖瓦房。

母亲总说自己没文化,但婚后人生仿佛开挂。我两岁时,家里面临重大抉择:上海国企征用土地,提供就业机会。父亲觉得农村生活安稳,反对母亲进厂。母亲却坚持要摆脱"看天吃饭"的农活,承诺包揽全部家务,最终说服父亲。进厂后,每月有工资拿,日子明显改善。

小学时,父母因父亲患病常外出治疗,国企制度让两人都能领工资。多年间,家境虽不宽裕却也安稳。后来父亲病退,母亲厂效益不错,生活尚可。多年后母亲坦言,她本有机会抛夫弃子过轻松日子,但为避免重蹈外公覆辙,咬牙坚持。

母亲始终希望我听话,而我多数时候确实如此。最让她操心的是升学选择:父亲身体孱弱,我是老大,读技校能减轻家庭负担。但母亲深知没文化的苦,咬牙供我读高中。当时我是全校唯一初中毕业生,虽无经验却备受期待,母亲毅然决定投资女儿的教育。

母亲虽未读过大学,却有着独特的人生算法:不选"不该选"的路。她选了顾家的丑爸爸,因为工资稳定;她进厂不干农活,因为向往体面;她放弃个人幸福,选择全家安稳;她宁愿自己累点,也不愿子女重复自己的人生。如今母亲69岁,历经无数抉择,始终遵循着这套朴素的智慧——不选"不该选"的路,哪怕未知结果如何。

写作手记
昨日陪儿子跟着邵鑫老师读冯至的《朱自清先生》,忽生感慨,写下这篇关于母亲的文字。和豆包沟通后,想到这个标题。最后的文字,是采用了腾讯元宝的修改建议和润色形成。

个人的思考
当我在人生路口迷茫时,总会想起母亲那套独特的人生算法——不完美的选择中,藏着最深刻的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遥远的地方有一条路,这条路叫做黄泉路,黄泉路边有一条河,这条河叫做忘川河,忘川河上有一座桥,这座桥叫做奈何桥,奈何...
    陈飞a阅读 373评论 0 11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月·主题写作征文第十二期:【风花雪·月】和品·征文第四期的创作,主题选...
    空桑丶阅读 2,348评论 22 206
  • 已经腊月二十了,回去看看自己86岁的母亲,和母亲说说话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坐在回家的汽车上,看着外面的田野,鸟儿在树...
    心飞翔地活着阅读 402评论 3 22
  • 2011年,我在河北打工,给一家建材公司生产螺丝。 河北的冬天出突奇的冷,还是农历十一月初,浑沉沉的天空就飘起了雪...
    漂泊的路阅读 653评论 3 6
  • 二十四岁之后的人生第五不知道将会是怎样的,但却可以借鉴二十四岁之前已过的人生经验来改善自己以后的人生。明天我要怎么...
    百灵弯子阅读 2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