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上一回说王熙凤要去宁国府当大管家,管理丧事的办理个一干人等的管理安排。
这边府里的嘱咐大家都要小心应对不要让人家笑话。大家都说应该如此。
于是王熙凤走马上任了,然后给下人都分发了任务,把任务具体安排到人,每个人负责具体的一些事情,互不干扰,责任到人,如果哪一块做不到,就是当值的责任,就需要当值的人负责。
这种责任到人,分包人员,可以避免管理混乱,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
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
而且凤姐很勤奋,每天来得早走得晚,也不和别人随意聊天,就是努力处理事务。
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
然后又讲王熙凤在府里的威风与影响力:
请车至正门上,小厮等退去,众媳妇上来揭起车帘。凤姐下了车,一手扶着丰儿,两个媳妇执着手把灯罩,簇拥着凤姐进来。宁府诸媳妇迎来请安接待。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号哭。
凤姐出来,丫鬟媳妇都得迎接,都得请安,凤姐一哭,大家都跟着哭。
凤姐管人的手段也是描述的很清楚,一个当值的迟到了,就有了这段:
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
这么一来,宁国府上下都知道凤姐的厉害,都不敢怠慢,做起事来都是井井有条,不敢拖延。
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有人回来告诉凤姐,林如海去世了,贾琏需要过年才能回来。
所以,凤姐忙完了事情,又细细询问,一一安排。
因此忙的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能清净。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凤姐见如此,心中倒十分欢喜,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得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
凤姐勤勤恳恳,事无巨细,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大家都很信服。
凤姐自己也不觉得辛苦。
到了出殡那一天,更是风光,很多人前来送殡。
其中有一个王爷叫做北静王。
那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欢喜。一面走,一面早瞥见那水溶坐在轿内,好个仪表人才。
于是就有了宝玉与北静王的见面。具体如何,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