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40年:救赎与涅槃
1978年8月11日,“文革”刚结束,文学界还是万马齐喑的局面,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文汇报》以一个整版刊出,轰动全国,引发出批评反省“文革”的思潮,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伤痕文学”因此命名了一个文学时代。
1.1
开端
作为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卢新华,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77级,春风得意的天之骄子。他还正在恋爱中,有着美丽贤淑的未婚妻黄丽华,对生活满怀憧憬与希望,使他对违反人性的悲惨事情充满本能的反抗与厌恶,也想予以揭发与痛斥,于是如“文革”后的一声春雷,短篇小说《伤痕》诞生了。
《伤痕》里的主人公王晓华,不是以卢新华当时的恋人黄丽华为原型的,但却能看到她的影子。据卢新华夫人黄丽华讲,她当时正在东北插队,也正是个上海知青,由此,知青的故事自然是他熟悉的,当时也是社会上的重大话题。卢新华本人也证实,他的母亲与岳母都姓王,他和未婚妻的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华”,“晓”是黎明前的“拂晓”,杂取种种他的所爱,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就成了“王晓华”。也可以说卢新华是带着深深的爱来写《伤痕》的,是以爱恋人、爱母亲的心态,来爱这个国家,爱这些像王晓华一样的经受“文革”煎熬的同胞。因此,借着小说《伤痕》,卢新华开启的既是源自“伤痕”的救赎之旅,也是他对国家、对众生的爱之旅。关于《伤痕》的写作初衷与过程,卢新华自己说是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直接承继了鲁迅等开创的五四新文学传统,他自己有详细的记述:
究竟写一篇什么样的小说才能表达出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呢?那些刚入学不久的日子里,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最终还是在一堂作品分析课上找到突破口。那天,是邓逸群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分析、讲解鲁迅先生的《祝福》。她说到鲁迅先生的好友许寿裳在评《祝福》时曾说过一句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这话立马触发了我对“文化大革命”的一个虽然还不很成熟,但却越来越坚定的认知:“文革”对中国社会最大的破坏,不在于(如我们的报章连篇累牍地表述的那样)让国民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而在于给每个人(无论是红五类、还是黑五类)身上、心上都戳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
这也是卢新华本人极其看重并反复强调的:
我后来当然是因为受了鲁迅先生《祝福》一文的影响而写《伤痕》的……因为深恶痛绝当时文章的假、大、空,写作过程中,我曾努力要求自己直接师承30年代作家们真实朴质的文风,只写在我看来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情。
1.2
现实
从小说主题表达与叙事文风上卢新华的《伤痕》都是越过“文革”,直接传承的五四新文学传统,尤其是鲁迅的思想与文风。也就是说,五四文学传统被“文革”断裂了近30年的一个巨大鸿沟,被大学生卢新华的《伤痕》跨越过去了。
五四新文学运动,在1918年达到了高潮。《新青年》从1918年出版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迎来一场影响深远的白话文运动。
这个时间点距离今天刚好是100年整,距离1978年的改革开放,《伤痕》的发表则是60年,一个甲子的时间段。60年的迂回曲折,国人始终在“人”性之路上艰难探寻,挣扎徘徊不已。卢新华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把被扭曲异化的伤痕累累的“人”重新拉回到“人”本身中,成为“铁屋子”里觉醒了的人的时代呐喊……在万马齐喑却又冠冕堂皇的时代,卢新华是那个说出了“皇帝新衣”真相的小孩,是五四先辈发出“救救孩子”呼声后,新时期被导入歧途的孩子自己发出的“救救孩子”的时代呼声,被中断的五四新文学传统也借着卢新华重新回归,得以延续与发展……因此《伤痕》在承前继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
1.3
小结
“文革”的那道“伤痕”在人们的心上刻得太深太疼了,且还被政治“光环”浓墨重彩地包装笼罩着,疼痛还被强行压抑着,卢新华的这部小说,终于把这道伤痕暴露出来,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压抑已久的泪水终于得以痛快地哭一次,流一次……据说全国人民因《伤痕》流出的泪水足够汇成一条河……
更重要的是它引起的学界、思想界的批判反省“文革”的潮流。小说刚诞生时,复旦大学教授陆士清坚决支持:“即使警车开到我的楼下,我也要说《伤痕》是篇好小说。”浦知秋1978年专门写过文章《由〈伤痕〉引起的讨论》,主要讨论的是突破禁区禁令、人物真实性等问题,他认为“一篇小说能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本身就是好事”。此后,关于伤痕文学的研究成为了一个不断探索的重要学术命题,伤痕文学发表30年之际,程光炜教授在《“伤痕文学”的历史记忆》中说:“如果没有伤痕文学,新时期文学就将会是另一番历史面貌”。北京师范大学的甘浩,2010年发表的《从政治觉醒走向文学反思》一文中,甚至称其为“神迹”:“关于1980前后的中国文学,某些凝固的认识已经形成,其中一个‘神迹’就是‘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作为两个独立的文学现象,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姿态推进了这个时段文学和社会的进步。文学成为社会的拯救力量,是人们关于1980年代的美好想象”。可见,对伤痕文学的研究也成为一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学界现象,2018年,复旦大学图书馆专门做了: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
新时期文学“伤痕”思潮过后,又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新浪潮:“反思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等。但穿越这么多文学云烟,卢新华却是始终坚守五四文学传统,最忠实最坚定走在鲁迅开创的文学之路上的。
作者:王瑞华
来源:知网
声明:所有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擅自商用,本文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