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
“毕业论文答辩”,这六个字听起来多么正规,多么学术,多么高端!可很遗憾,人生有许多的岔路口,不是所有人的一生都有机会经历一场论文答辩……
于是,昆明市某小学站出来了!直接在人人需要接受的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了一场毕业论文答辩会,论文答辩的内容也和各大高校的议题接轨,包括且不限于: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女子服饰变迁探讨》
《秦始皇的功绩对中国的影响》
……
此举实在是用心良苦,小编看得是目瞪口呆,只有七个字憋在心头,不得不讲:
“幸好自己生得早。”
02
素质教育迎来曙光?
曹小灵(知乎用户,Backbase管理分析咨询师):
“以前看考试,那就往死里卷,现在推素质,那就换个地方去卷……现在小学的各种卷,我觉得已经有扩大化的趋势了。”
说真的,“素质教育”这四个字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好像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人都在提它,陌生在好像从来没真正体验过什么是“素质教育”。如果真要捉住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问他:
“嘿,知道素质教育吗?”
很大可能,他会磕磕巴巴回答你:
“那个……应试教育的反义词?”
所以关于“素质教育”是否正在迎来曙光的争论,大部分在于人们对“素质教育”理解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应试教育”一切负面印象的反面一定是片面且错误的。
对于这次小学生答辩事件,客观来看,其一方面将小学生带出了传统课堂,为小学生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当然这其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弊病之处。但必须承认其本身的确是一种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反叛。但另一方面,这种反叛是否是符合教育科学的,是否是符合社会期望的,都仍待讨论。
“我也想像《死亡诗社》里的老师那样,把你们带到操场上去上课,可那是不可能的呀!”
这是小编高中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或许是她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太激动,又或许是眼神太失落,所以至今小编仍印象清晰。或许,当教育者在谈论教育时,比起内容,更看重的是教育的方式,和教育方式背后隐含着的教育理想。
03
从筛选孩子到筛选家长?
水笙(知乎用户):
“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早熟的小大人,这是一种多么脱离现实的美好愿望,最终成就这愿望的恐怕只能是家长的鼎力相助……可见揠苗助长,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假大空在教育界依然存在……只能说这是一场策划很差的荒谬表演。”
许多矛盾的思想在此次的争辩中体现。
例如,人们普遍相信父母的学识和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孩子的发展,但当将这样的“筛选”机制赤裸裸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人们又纷纷摆手表示:
“太残忍了!这不公平!”
再如,西方的家庭教育模式的渗透让家长对孩子的意愿更加尊重,让孩子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不过度依附于父母,那么相应的,父母也应该成为更独立的个体。当下中小学生学业上需要父母的投入程度显然与这个趋势背道而驰。
有趣的是,在人们的声音里,对于筛选家长的议题,更多是抒发一种厌烦和无奈。对于孩子自身会受到此种倾向的何种影响,就少有人问津了。
04
灵魂唤醒灵魂!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古今中外,理想中的教育永远是个性化而非体制化的,所以当接受了体制化教育的我们习惯性地用体制化思维去探讨某种教育模式的好坏时,常常会显得空洞和无力。
就像比起上述讨论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于一个将要站上答辩场的孩子来说,迈不过去的可能就是“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一道坎儿。
如果在当下的种种外部条件下,教育的体制化不可避免,那么至少不要让“教育个性化”的理想消失在平日的讨论中。
理想的实现虽然不只靠空谈,但当某件事不再被提起时,其最后的命运极有可能是被遗忘。
又如网友都理所当然地将此次小学生答辩事件看作这个夸张时代产生的面具之一,于是围绕着“面具”唇枪舌剑,无论是何种舆论都带着巨大的戾气和埋怨直指本源:这个时代怎么了?可却没有任何询问真正经历过此次答辩孩子感受的舆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教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家长的事,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事,唯独不是孩子自己的事。
即使明白大家都被层层的信息茧包裹,但仍然期待在任何教育相关的问题上听到孩子的声音,不一定是小大人一般地讲理说教,可以只是心里话的分享、情绪的抒发,甚至对一些大人看法的评论,期待他们来告诉这个世界他们对当下教育的感受。
或许可以从一个略带挑衅的反问开始:
“拜托,生得晚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