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丹尼尔·卡尼曼的一本关于思考决策的书。丹尼尔·卡尼曼是现今在世的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因对判断和决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战而获得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书中有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相信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运用技巧避免一些思维失误,更好作出选择。
关于系统1和系统2
丹尼尔认为,我们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受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因此,你一般会相信自己的最初印象,并依自己的想法行动。
当系统1的运行受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
通常情况下,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作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讲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
曝光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伊翁茨曾关注重复某种刺激和这一刺激最终带来的轻微情感波动之间的关系,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个体接触一个刺激次数越频繁,个体对该刺激就越喜欢。曝光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刺激的重复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安全信号,而安全的就是好的,往往带来放松。认知放松与良好的感觉相互关联则是系统1的一个特点。
锚定效应
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这一效应是实验心理学中最可靠也最稳健的结果,即估测结果和人们思考的结果很相近,就好比沉入海底的锚一样。
如果有人问你甘地死时年龄是否大于114岁,你在估测他的死亡年龄时会比锚定问题是35岁(死亡)时更高。
一旦你要考虑某个数字是否会成为一个估测问题的可能答案,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人们的判断明显受到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数字的影响。
锚定效应的形成,有深刻的心理机制:当关于同一事物的信息进入人们的大脑时,第一信息或第一表象给大脑刺激最强,也最深刻。而大脑的思维活动多数情况下正是依据这些鲜明深刻的信息或表象进行的。虽然这一信息或表象远未反映出一个人或一个事物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