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行,树儿都会要求树爸抱他或者背着他。所以外出时,我总会拍到这样的画面。看到父子俩如此亲密和谐,其实我心里挺开心的,可我又心疼我家先生,担心他会太累了。所以,就此事我与先生沟通过多次,可先生总会笑着说:“再抱还能抱几年,转眼树儿就长大了,能满足就满足他吧,以后想抱,他也未必会愿意让我抱喽!”
先生可以这样想,可我还是想做点什么。
有时我想啊,我家树儿怎么懂事那么晚呢?马上要上小学了,身高体重都高于其他孩子,为什么还总要求让我们抱着呢?
有时,树儿会向我提出这样的请求,我会满足他,抱他走一小段路,而后他会非常顺从地配合我前行。可我很困惑,为什么到爸爸这里他就会常常让抱着呢?
昨天与朋友谈到这个问题,朋友当时与我分享他儿子像树儿这个年纪时也常常出现类似的行为。她分享到,孩子的很多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她说若她工作很忙,无法照顾到孩子,或者家庭出现一些大的调整,孩子类似的问题也会常常出现……
听了朋友的话,我也在反思,在自己疲惫时,看到孩子类似的问题,我常会带着优越感与先生沟通。是啊,我读的育儿比先生多,我陪伴树儿的“时间” 比先生多,树儿出现这样类似的“退行”问题,我便会纠正先生的行为和观点。而忽略了自己陪伴树儿的品质和情感链接深度。
先生虽然工作忙,可一旦与树儿在一起,他可以做到抛开一切工作和生活琐事,全身心投入与树儿的游戏玩耍中,爷俩常常玩的不亦乐乎。而我在陪伴树儿时,常常不在当下玩耍的状态:在家休息时,我会一边做家务一边陪树儿,这样的陪伴是没有乐趣的,现在想想很多时候是树儿在陪我。而我并没有在玩耍游戏中与他建立链接,因为我心不在那里,整个人是脱离的。
我们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孩子身上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与树儿的相处模式,在游戏玩耍中陪伴他,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