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辑《成语名句对联鉴赏辞典》里的竹对联,辑自“三、处世处事篇”。
把素持斋,苍苍竹林寺;
餐松啖柏,杳杳钟声晚。
【成语】
[把素持斋]把、持:遵守,保持。斋:斋戒。信仰佛、道等宗教的人保持吃素的习惯,遵守清规戒律。
[餐松啖柏]餐、啖:吃。吃松、柏的叶实充饥。形容修仙学道的人过着超尘脱俗的淡泊生活。
【选句】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语出唐朝刘长卿《送灵澈》。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因为对象是一位寺庙上人,诗人就抓住深山、寺庙、竹林、钟声这些最能代表特定环境的景物,提炼语言,构思造意。“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以“苍苍”与“杳杳”相对,以“竹林”与“钟声”相映衬,营造出一种特殊氛围,写出林市晚景,给人一种幽深苍茫的感觉。此诗在寒山诗中较独特,它不是用常见的语言宣说禅理或哲理,而是以生动、形象之笔描绘出一个禅境。而成语“把素持斋”“餐松啖柏”,正是寺庙僧人生活的写照,因此与诗句词切意合,正好谐接成为妙联。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诗中前两句写灵澈上人欲回竹林寺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目送灵澈上人辞别归去的情景。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至于辞典的“鉴赏”里写的“此诗在寒山诗中较独特,它不是用常见的语言宣说禅理或哲理,而是以生动、形象之笔描绘出一个禅境。”不知所云。刘长卿的诗和寒山诗有什么交结?或者,是写到了寒山的诗《杳杳寒山道》,在成书过程中不小心删掉了一段?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唐 ·《杳杳寒山道》
这首诗确实有幽深苍茫的感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寓居浙东天台山70多年,逾百岁过世。唐代著名诗僧。
《成语名句对联鉴赏辞典》,华语教学出版社。何洪江编,开本:32开,定价:32.80元,版次:2015年1月第1版,2015年7月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