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房表弟过完春节一直没返城上班,说是在老家找对象。
对于打电话催促上班的老板,他义正严辞的跟老板解释,他现在首要任务就是谈对象结婚。
表弟忠厚老实,勤学肯干,就是听力有些问题,有时候会听不见别人说话,反应就较常人迟钝,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愿意同他打交道,偶尔还会欺负一下,不把他当回事,所幸他能自力更生靠打工养活自己。
这几年家境也不是很好,父亲还生了重病需要静养,家里也是医药不断,但父母还是拿出积蓄在老家盖了新房给表弟买了辆车,就是为表弟将来好谈对象。尽管如此,姻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表弟也还是托到了这个年纪,父母更是担心发愁,四处找媒人说媒,希望表弟尽早成家立业。
去年更是奇葩,媒人给介绍了个有夫之妇。这女子跟其丈夫刚成婚不久,但夫妻不睦,有意离婚,女子回了娘家。女方告诉表弟一家,想要娶她,就得给她丈夫20万,说是相当于还那家男方彩礼钱。
表弟想着若真结婚了,给彩礼也是理所应当,虽然20万对他们一家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是真心想找对象结婚的。便想着去亲朋好友借点,结果一听他的情况,都觉得不靠谱。劝他再想想,就算要给,也得等拿到离婚证再说,千万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表弟诚恳的问了那女子什么时候确定离婚,女子却支支吾吾,说那男的不肯离婚,非要拿到钱再说。表弟这次总算没犯傻,也想明白了,强求的瓜不甜。再慌不择路也不能要她了。于是便歇了心思,重新再相亲。
听到这个事的时候,真的有些不敢想象。什么年代了还有买卖婚姻?像表弟这样外条件差的不好找可以理解,可越是这样的家庭越狮子大张口是不是有些过了呢?还有父母辈,能不能切实的为孩子考虑考虑呢?
还记得同村的一家人也是因为儿子有些缺陷没办法给儿子找了个外地媳妇,花了30万。当时在村子里引起一片哗然,被人笑说这不是娶媳妇,这是买媳妇啊!媳妇怀孕,男方母亲每天花心思给儿媳妇整营养餐,男方父亲还经常去山里打野味,只因儿媳说吃家里的鸡鸭吃腻了,想吃天上飞的。当然这话也不知道真假,反正村里人这么传的。但是一家人好吃好喝的伺候是眼见为实的。以为这样,儿媳该安心待在家了。结果,这女的生完小孩做完月子,拿了家里钱,跑了。这家人也成了村里的笑话,30万对于一个农村家庭得面朝黄土背朝天得挣多少个日夜。最后换来了什么?换来了受打击后外出不着家的儿子,换来了一个自小没有妈妈在身边的孩子,换来了对人心失望的村民。
这样的事以前大多发生在乡下,或者偏远山区,那时信息落后,民风落后。但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些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还是父母一辈的思想问题,孩子有缺陷,不能与常人相配,就只能走“歪门邪道”,不管她是什么人,不管怎么娶的,只要是个女人,只要能生娃,就能凑一起,不管自己孩子愿不愿意,也不管女子愿不愿意,这样终归会伤人伤己。
当下社会,单身大龄青年越来越多,离婚率高,结婚率却低,生育率低,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呢?而那些带有残疾的人群他们的婚姻生活更是艰难,他们该不该结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