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家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而其中承上启下的柏拉图及其著作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与人们探讨智慧,而并未著书立说,所以我们只有从柏拉图的著作中才能了解到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其主要的思想。同样,我们也只有回溯到柏拉图的著作才能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找到其根源。
国内有关柏拉图的书籍多半是柏拉图著作的译文,而相应的研究著作则多是从其著作的某个篇章或其思想的某个角度切入去剖析柏拉图的思想。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柏拉图思想的书籍可以说为数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幸好得见傅佩荣教授这本《柏拉图哲学》,从本书中我们可以获得期盼已久的答案。在一开篇本书就对柏拉图的心路历程做了介绍,使我们得以了解柏拉图思想体系形成之动因。
以上这段资料反映了柏拉图十八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心路历程。他一开始并未立志要做个哲学家,而是为了追寻一个理想的城邦,然后在追寻过程中发现了理型世界,由此建构起一套独树一帜、辉映千古的哲学系统。
之后,傅佩荣教授又将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著作分四个时期作了简要的介绍,使读者对每一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其后,傅佩荣教授选取了第一篇《自诉篇》的内容进行阐述,在赏析这篇著作的同时,说明其为柏拉图思想的转折点之原因。
接下来便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阐述和论证了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知识、理型、灵魂、厄洛斯、神明、艺术、快乐、教育、政治等方面。
可以说,理型概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在他看来,只有理型是永恒的,真实的,而现实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是不真实的,就是反射的影子。这好似佛教里面的色,而色本是空。只有彼岸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型世界恰如彼岸世界。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造成了柏拉图哲学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傅佩荣教授这样说:
柏拉图理型论是一套广大精微的哲学体系,其中包含许多真理,像纯粹可觉世界既非唯一的世界,亦非最高与最“真实”的世界;可是,由于柏氏不以可觉世界为纯粹幻象或虚无,他的哲学乃不可避免地陷入“分离”问题,这是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柏拉图哲学在处理“个别性”上遭遇困难;但是,亚里士多德虽然在指出柏氏的“分离”问题时颇有见地,这并不表示亚氏自己的“共相”说就没有任何疑难。这两位大思想家对实在界各有所见 ,或许只有更完全的综合,才能会通他们的见解。
不管柏拉图哲学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仍然不能影响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对此,本书这样总结:
柏拉图对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影响之大,可谓无出其右者。后人论及西方文化的,有一句名言:“谈起希腊文化,转头必见柏拉图。”至于西方哲学,则有如怀特海所云:“西方二千多年的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系列注解而已。”曾在柏拉图学院中研习二十年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1 B.C.)在忆及恩师时,不禁喟然赞曰:这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的名号使邪恶之徒缄口吞声,除他之外更无别人以言以行昭示众生:有德行者必有真幸福。呜呼,我辈凡人无可与他匹俦!
总之,读傅佩荣教授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全面地了解柏拉图,还原他真实的思想。
文中对读者感兴趣的柏拉图之恋和理想国的内涵也都有准确而深入的阐释。
如果要学习西方文化,绝不可绕过柏拉图;要想了解柏拉图,又怎可错过这本《柏拉图哲学》。